http://jcps.bjmu.edu.cn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陈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陈云丽, 颜仁梁, 李丽莎, 张亚敏, 徐小妹, 卢雪花, 徐榕青, 林文津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2): 142-155.   DOI: 10.5246/jcps.2024.02.012
    摘要228)   HTML25)    PDF(pc) (14711KB)(63)    收藏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阐明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CRP)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首先, 在陈皮中筛选出98个有靶点的化合物和628个相关成分靶点, 在疾病数据库中检索得到2483个AD靶点。随后, 构建CRP-AD交叠靶点图和蛋白互作(PPI)网络图, 对PPI网络图进行拓扑属性分析得到66个与CRP治疗AD密切相关的靶点, 对66个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靶点在多条生物途径富集, 包括松弛素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最后, 对靶点和CRP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CRP的活性成分(黄烷酮、橘皮素、‎黄酮醇‎、香芹酚、紫苏醛)与靶点通过氢键连接, 结合能小于0 kg/mol。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系统的揭示了陈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为以后科研以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方功, 李文汐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5): 381-395.   DOI: 10.5246/jcps.2024.05.029
    摘要187)   HTML15)    PDF(pc) (1533KB)(95)    收藏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与其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中医文献中并没有高尿酸血症这一病名, 历代医家将其归为“历节”、“痹症”、“痛风”等范畴, 而现代医家将其归为“浊痹”、“膏浊病”等范畴。西药治疗高尿酸血症不仅手段单一, 而且毒副作用较大。相比之下, 中医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 具有一药多效、作用靶点广泛的优势, 在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siRNA转染试剂的全面对比研究
    佟淑文, 齐宪荣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1): 26-34.   DOI: 10.5246/jcps.2024.01.003
    摘要150)   HTML16)    PDF(pc) (2238KB)(44)    收藏

    siRNA已经成为生物研究的常用工具, 也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基因治疗药物。将siRNA成功转染进入细胞, 仍然是限制siRNA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 对于难转染细胞尤其如此。siRNA转染效率是摄取、细胞利用率及细胞毒性的综合作用结果, 更高的转染效率通常需要高摄取、高细胞利用率和低细胞毒性。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的转染试剂递送siRNA的摄取、siRNA敲低效率和毒性情况。新开发的CALNP RNAi转染试剂与传统转染试剂的摄取行为不同, 转染效率显著高于传统转染试剂, 同时毒性最低。CALNP RNAi转染试剂为难转染细胞的RNA干扰带来了新的选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UGT1A1杂合突变与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的真实世界研究
    左靖, 孟珺, 李超, 夏铮铮, 唐浩淳, 李安娜, 马晓芙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1): 35-45.   DOI: 10.5246/jcps.2024.01.004
    摘要136)   HTML13)    PDF(pc) (1599KB)(26)    收藏

    为了研究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患者UGT1A1基因型分布, 探索真实世界中患者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伊立替康后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我们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院42例接受UGT1A1基因检测的患者资料, 总结其中31例服用伊立替康后其血液学以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 UGT1A1*28基因杂合突变率为21.9%, 纯合突变率为4.9%, UGT1A1*6基因杂合突变率为31.5%, 未检测到纯合突变型; 本研究中UGT1A1*6及*28杂合突变的患者较野生型患者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未见显著性差异, 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 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ALT/AST增高、ALP/GGT增高、胆红素增高、乏力、恶心、呕吐、迟发型腹泻; UGT1A1*6和*28双位点突变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为100%。研究表明, UGT1A1*6和*28双位点杂合突变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风险较高, 需引起关注; UGT1A1杂合突变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后出现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但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证实这一结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2003–2020年中国仿制药上市和新药市场独占期研究
    周从亚, 黄涛, 顾佳慧, 李黄倩玉, 史录文, 管晓东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1): 57-62.   DOI: 10.5246/jcps.2024.01.006
    摘要120)   HTML14)    PDF(pc) (1577KB)(20)    收藏

    中国近期提出给予新药、孤儿药和儿科药物6年的数据保护期, 以鼓励相关药物的研发创新。本研究评估了2003至2020年在中国批准上市的356种新小分子药物的仿制药上市情况和市场独占期。所有新药中, 155个(43.5%)新药有仿制药上市, 市场独占期中位数为5.6(四分位数: 2.4–9.4)年。进口药物、口服缓释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比其它药物的仿制药上市比例更高(P < 0.001, P = 0.039, P < 0.001)。国产药品的市场独占期中位数比进口药品更长(8.4 vs 5.7年)。市场独占期中位数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的3.6年到消化道和代谢药物的6.8年不等。如果获得6年的数据保护期, 新药的市场独占期中位数预计将增加一倍。较长的市场独占期可能降低患者药品可及性,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在鼓励创新和确保药品可及性间寻求平衡。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疾病经济负担与医疗资源利用情况
    聂智峰, 肖若薇, 宋佳芳, 韩晟, 李薇, 朱贺, 史录文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5): 458-469.   DOI: 10.5246/jcps.2024.05.035
    摘要105)   HTML7)    PDF(pc) (1444KB)(44)    收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算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疾病治疗相关的年均总费用和医疗资源利用率,次要目的是调查与特应性皮炎费用相关的因素。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横断面研究。患者层面的数据来自于2022年2月至3月期间在中国31个省份开展的一项基于互联网的全国性问卷调查。研究招募了经医生确诊为特应性皮炎的18岁以下儿童的照护者, 并收集了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与者的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医疗资源利用数据、疾病相关的照护时间和疾病相关的各种成本。共纳入599个符合条件的家庭。82.5%的家庭表示其患儿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接受过一次门诊或急诊治疗, 5.8%的家庭表示其患儿在过去1年内曾住院治疗。每个家庭因特应性皮炎而产生的总费用约为28591.92元/年, 其中92.8%为直接成本。门诊或急诊费用的90.7%、住院费用的43.4%为自付费用。中度(coefficient ± SE: 0.22 ± 0.09, P = 0.012)和重度AD患者组(coefficient ± SE: 0.58 ± 0.15, P < 0.001)、AD发病部位在头颈部或手部(coefficient ± SE: 0.57 ± 0.14, P < 0.001)、使用生物制剂(coefficient ± SE: 0.64 ± 0.11, P < 0.001)、使用中医治疗(coefficient ± SE: 0.26 ± 0.09, P = 0.003)与其各自参照组相比, 年总费用更高。因此可以得出,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也不同。除疾病严重程度外, 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会因临床因素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产生更高的治疗相关费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纳米靶向递送系统在中药抗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葛俊辰, 向德兵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285-304.   DOI: 10.5246/jcps.2024.04.022
    摘要103)   HTML11)    PDF(pc) (1722KB)(104)    收藏

    肿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 中药也因其治疗效果强、副作用少、靶点多已成为抗肿瘤主要的替代药物之一, 可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药溶解度差、渗透性差、消除快、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等问题阻碍了其临床应用。为了克服中药抗肿瘤的局限性, 近年来, 纳米技术被用于中医的临床治疗。纳米靶向给药系统通过与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中的结合, 使得中药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部分中药纳米药物载体已进入临床试验或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因此, 本文就纳米靶向递送系统在中药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进展
    彭雅萍, 付颖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8): 667-685.   DOI: 10.5246/jcps.2024.08.050
    摘要100)   HTML13)    PDF(pc) (1516KB)(78)    收藏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 因其安全性、降糖效能和代谢优势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胰岛素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胰岛细胞功能、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等。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GLP-1RA的临床证据, 这些证据表明GLP-1RA在控制血糖、减重以及心血管和肾脏保护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尽管如此, 已有一些报道显示出GLP-1RA的不良反应, 如胰腺炎和肠梗阻等, 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总之, GLP-1RA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显示出优秀的心血管和肾脏获益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抗糖尿病药物对肌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谭莅唐, 付颖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6): 481-494.   DOI: 10.5246/jcps.2024.06.036
    摘要97)   HTML24)    PDF(pc) (1497KB)(36)    收藏

    肌少症是一种肌肉量减少和(或)肌肉功能下降的疾病, 极大地增加了老年人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风险。糖尿病可并发肌少症, 但其病因及机制尚不明确。而且,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 除了抗糖尿病作用外, 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骨骼肌, 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平衡, 从而导致肌少症的发生。本文阐述了抗糖尿病药物对肌少症的潜在作用机制, 并提供了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数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不同地域人参药材中人参皂苷的比较研究
    孙义政, 曲颖, 刘晓艳, 徐嵬, 张友波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3, 32 (12): 961-970.   DOI: 10.5246/jcps.2023.12.077
    摘要92)   HTML106)    PDF(pc) (6061KB)(46)    收藏

    人参皂苷是人参(Panax ginseng Meyer (P. ginseng))中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组成受到地理区域的影响。在中国东北地区, 人参药材生长于多种环境中, 对人参皂苷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本研究针对不同种植区栽培人参的成分差异开展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三重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人参皂苷进行表征, 并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来确定不同种植区人参药材的成分差异。从不同的人参中共鉴定了359种人参皂苷, 其中包括35种潜在的新成分。在非道地产区及道地产区的人参药材中分别鉴定出283种和312种人参皂苷类成分。该实验结果丰富了人参化合物库, 为人参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流感病毒血凝素共价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汪念, 李晨宁, 程晨曦, 陈建忠, 王鹏飞, 吕迅, 李学兵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1): 1-14.   DOI: 10.5246/jcps.2024.01.001
    摘要88)   HTML45)    PDF(pc) (2234KB)(34)    收藏

    近年来流感频发, 针对传统靶点抗流感药物(如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的耐药病毒大量出现, 迫切需求开发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抗流感药物。本研究针对流感病毒血凝素(HA)底物结合位点附近的赖氨酸(Lys133和Lys222), 设计了系列具有共价结合潜力的唾液酸类化合物(1a1h)。活性研究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两种流感病毒HA蛋白的结合力较母体化合物唾液酸(SA)有明显提升, 其中化合物1d与阳性化合物2,6-唾液酸乳糖胺(2,6-SLN)持平(KD = 38.2和39.6 μM); 该系列化合物安全无毒(对MDCK细胞CC50 > 1 mM), 其中化合物1d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流感病毒HA的共价抑制新策略, 深入发掘有望获得新型强效HA抑制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潜在药理学机制
    刘芳琳, 张春娟, 沈秋跃, 周昔程, 赵越, 富冯峰, 刘芳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339-351.   DOI: 10.5246/jcps.2024.04.026
    摘要88)   HTML6)    PDF(pc) (7123KB)(44)    收藏

    参芪扶正注射液(SFI)是一种由黄芪(黄芪, HQ)和党参(党参, DS)组成的传统中药注射液, 我们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研究了SFI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潜在机制和分子靶点。首先, 我们在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和筛选了SFI的潜在生物活性化合物和相应的COPD相关靶基因。随后, 使用Cytoscape 3.9.1和STRING分析并构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 以获得关键靶基因。随后, 为了确定与SFI相关的潜在信号通路, 研究人员进行了GO和KEGG富集研究, 并进行了分子对接分析以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 共获得65种活性成分(DS 35种, HQ 30种)和233个关键靶点。其中, 前五大生物活性成分(槲皮素、芹菜素、大豆异黄酮、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和前五大靶点(TP53、AKT1、EP300、MAPK1和JUN)在分子对接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和稳定的结合力, 结合能≤ –5.0 kcal/mol。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SFI可通过多种化合物和多种途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发挥治疗作用。此外, 本研究还为SFI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了药理学依据和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桑永浩, 贠捷, 代丽娟, 宋立群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305-315.   DOI: 10.5246/jcps.2024.04.023
    摘要86)   HTML10)    PDF(pc) (1609KB)(66)    收藏

    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寻找有效控制发展的治疗手段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肠-肾轴"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 随着CKD的进展, 尿毒症毒素(UTs)逐渐蓄积, 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肠道菌群失调; 反过来, 失调的肠道菌群和受损的肠道屏障通过加剧UTs的蓄积和诱导全身炎症反应等途径加重肾脏的损伤。基于此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灌肠在治疗CKD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肠-肾轴"理论和运用中药灌肠联合基础治疗、中药灌肠联合结肠透析和中药灌肠联合口服中药等进行综述, 以期为后续CK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逍遥丸治疗失眠的药理机制
    王丹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2): 169-177.   DOI: 10.5246/jcps.2024.02.014
    摘要84)   HTML6)    PDF(pc) (7419KB)(22)    收藏

    本文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逍遥丸(XYP)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对XYP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预测筛选, 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失眠的潜在靶点, 分析了活性成分靶点与失眠相关靶点之间的重叠基因。我们利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构建了XYP的活性组分-靶点、靶点通路网络, 在DAVID中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从XYP中筛选出161个活性成分, 并筛选出与活性成分相关的76个潜在的靶点, 活性成分与失眠的重叠基因36个。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XYP组方中柴胡、当归和甘草可能对失眠有重要作用, 机制可能涉及10个核心靶点(TNF、IL1B、CASP3、TP53、HSP90AA1、PPARG、SLC6A4、ESR1、GSK3B、AChE); 主要涉及7个GO富集项和6个相关通路, 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肿瘤通路、钙信号通路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TOPC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 抑制miR-210, Atg7诱导H1975细胞凋亡
    郑吴殷晓, 李海平, 罗来春, 胡春玲, 尤朋涛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3, 32 (11): 881-892.   DOI: 10.5246/jcps.2023.11.071
    摘要81)   HTML7)    PDF(pc) (2959KB)(11)    收藏

    TOPC [2-(2,5,5,8a-四甲基-3,4,4a,5,6,7,8,8a-八氢萘-1-基)乙基哌嗪-1-碳二硫酸酯]是我们团队合成的一种结肠酸-二硫氨基甲酸酯衍生物。该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A549和H1975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优于结肠酸。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TOPC对H1975细胞可能的分子机制。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Hoechst 33342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OPC诱导的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蛋白表达及相关PI3K/AKT/mTOR信号通路, qRT-PCR检测miR-210 mimic、inhibitor、inhibitor NC的转染率以及miR-210和Atg7的表达。结果表明, TOPC显著抑制A549和H1975细胞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TOPC诱导H1975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 TOPC诱导H1975细胞发生自噬, 同时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Atg7、Atg12和LC3-II表达上调。此外, qRT-PCR结果显示TOPC显著下调了H1975细胞中miR-210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 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抑制miR-210功能在Atg7介导的topc诱导的自噬中起作用。结果表明TOPC能显著抑制A549和H1975细胞的生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 值得进一步开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丹参药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
    齐年景, 杨明勋, 毛姗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7): 620-630.   DOI: 10.5246/jcps.2024.07.046
    摘要81)   HTML5)    PDF(pc) (7079KB)(24)    收藏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丹参药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搜集黄芪、丹参的化学成分、靶点, 在Genecards数据库搜集CGN的疾病靶点, 将两者进行交集取交集基因即为黄芪-丹参药对治疗CGN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及"化学成分-靶点"网络, 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 黄芪、丹参化学成分分别为20、65个, 两者对应靶点共240个, 筛选出治疗CGN的潜在靶点86个, 其核心靶点29个, 包括TNF、JUN、TP53、IL1B、RELA、MMP9、CASP3、IL10、MAPK14、MYC、TGFB1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CGN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IL-17 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果可得, 黄芪-丹参药对可能通过TNF、JUN、TP53、IL1B、MAPK14等对IL-17 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来改善炎症反应及血管钙化发挥抗炎、改善肾损伤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聚合物-脂质纳米粒用于增强酪氨酸血症I型治疗性碱基编辑器质粒的肝靶向递送研究
    高达同, 林萌, 彭祎玮, 李嘉嘉, 杨宜靓, 滕雨璐, 陈思宇, 孙雯, 吴子楠, 袁泉, 仰浈臻, 周艳霞, 李馨儒, 齐宪荣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3): 189-200.   DOI: 10.5246/jcps.2024.03.015
    摘要80)   HTML20)    PDF(pc) (15465KB)(30)    收藏

    酪氨酸血症I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以碱基编辑器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已被报道用于酪氨酸血症I型的治疗。然而, 由于生理屏障的存在, 碱基编辑器递送困难。在本研究中, 我们构建了一种靶向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聚合物-脂质纳米递送系统, 用于改善酪氨酸血症I型治疗性核酸药物的递送效率。我们首先合成了一种生物可降解性丙烯酸酯-氨基醇共聚物用于递送碱基编辑器质粒, 其转染效率显著优于市售转染试剂Hieff TransTM。随后, 共聚物纳米粒与DOPE-PEG-GalNAc自组装形成聚合物-脂质纳米粒, 用于增强纳米粒的肝脏递送效率。在体外转染实验中, 包载Fah-pCMV-ABE6.3-EGFP碱基编辑器质粒的聚合物-脂质纳米粒表现出了良好的肝细胞选择性, 其转染效率是游离质粒的70倍以上。研究表明, 携带肝靶向配体的聚合物-脂质纳米递送系统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性碱基编辑器质粒的肝靶向递送效率并为酪氨酸血症I型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递送载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李双, 孙璐瑶, 尤斯涵, 张佳燚, 殷宏艳, 曹津萌, 刘心星, 郭春燕, 刘喜富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6): 525-542.   DOI: 10.5246/jcps.2024.06.039
    摘要79)   HTML11)    PDF(pc) (5803KB)(24)    收藏

    桃红四物汤(TaohongSiwu Decoction, THSWD)是活血化瘀的经典中药方剂,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THSWD潜在活性成分, 探讨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核心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首先, 通过TCMSP和SEA数据库, 筛选THSWD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 共获得25个活性化合物(active compounds, ACs)和478个活性成分靶点; 通过TTD、DisGeNET、DrugBank、GAD和GeneCards数据库共获得阿尔茨海默症疾病靶点724个。寻找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相关靶点的交集, 共获得64个靶点(overlapping targets, OTs)。然后, 构建25个ACs和64个OTs相互关系网络, 获得21个一级关键化合物(first level key compound, FKCs)。通过对64个OTs进行PPI分析, 获得33个核心靶点(core targets, CTs), 并对这33个CTs进行KEGG聚类分析, 获得排名靠前73条通路。最后, 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21个FKCs-33个CTs-73条通路"网络关系图, 根据拓扑参数进行选择, 进一步获得19个二级关键化合物(second key components, SKCs)。对"19个SKCs-33个CTs-73条通路"进行网络的分析与提取, 最终构建得到THSWD干预阿尔茨海默症"6种单味药-8种潜在活性成分-13个核心作用靶点-54条信号通路"的网络图谱。研究结果为阐明THSWD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进一步研究THSWD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十枣汤急性毒性及抗肿瘤疗效评价
    马立威, 陈哲, 施国善, 王玉静, 陈颂, 倪世宇, 李京, 葛鹏玲, 刘吉成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329-338.   DOI: 10.5246/jcps.2024.04.025
    摘要79)   HTML5)    PDF(pc) (2351KB)(41)    收藏

    本研究旨在评价十枣汤(SZD)对KM小鼠的急性毒性及抗肿瘤活性, 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并对抗肿瘤效应进行初步评价。试验中, SPF级KM小鼠分别ig给予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和SZD, 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 评价其对小鼠的毒性。另选取SPF级SD大鼠, ig给予SZD, 制备SZD含药学清(MS); 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检测, 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 流式细胞术等检测SZD-MS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情况。毒性测试结果显示, 小鼠无死亡, 无法得出SZD的LD5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血液的生化学指标显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P < 0.01); H&E检测结果显示, SZD对小鼠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 SZD-MS对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 < 0.05, P < 0.01); SZD-MS对H22细胞LDH释放增加(P < 0.05); 细胞克隆的形成力度下降(P < 0.05, P < 0.01); 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 < 0.01)。研究表明, SZD经口最大给药量为每只小鼠0.8 mL/d, 约相当于成人日剂量的120倍, 毒性较小, 安全性良好; 且有较好的抗腹水瘤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
    崔旭阳, 姬中杰, 时潘扬, 魏晓岑, 马玉宁, 邢梦真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5): 448-457.   DOI: 10.5246/jcps.2024.05.034
    摘要78)   HTML4)    PDF(pc) (3251KB)(36)    收藏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防治黑色素瘤的作用机理。运用TCMSP数据库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和土茯苓的活性成分, 通过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测苦参和土茯苓的药物靶点, 经GeneCards、OMIM、TTD和CTD数据库检索与黑色素瘤相关的疾病靶点, 并运用Cytoscape 3.9.1建立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 使用String与Cytoscape建立交集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 经Cyto-Hubba插件根据MCC算法进行拓扑分析, 筛选关键靶点。最后, 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最终在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共筛选出60个活性成分, 包括槲皮素、去甲果肉皮素、白军恩等; 与黑色素肿瘤相关的靶点有916个, 包括AKT1、EGFR、ESR1等。此外,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抗黑色素瘤功能包括对磷酸化效应的调节和影响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 并通过调节癌症通道、内分泌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道等信息通路发挥抗肿瘤效果。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黑色素瘤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和厚朴酚衍生物HH-A通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缓解动物模型脑缺血缺氧损伤
    张玉英, 张平平, 丁汉鑫, 张欣, 刘晔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2): 98-109.   DOI: 10.5246/jcps.2024.02.009
    摘要77)   HTML11)    PDF(pc) (2983KB)(29)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合成的和厚朴酚衍生小分子化合物HH-A在缺氧和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条件下的抗缺氧以及减轻缺血缺氧所致脑损伤作用。利用大鼠低氧(11%氧含量)模型, 给予HH-A 1 mg/kg (i.v.)和40 mg/kg (i.g.)以及和厚朴酚0.55 mg/kg, 采用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利用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 给予HH-A 0.25和1 mg/kg (i.v.), 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 手术7天后取脑组织进行脑梗死体积测量。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进行HH-A靶蛋白钓取; 利用缺氧探针评估脑组织缺氧程度; 采用NeuN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评估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程度; 分子对接试验分析预测HH-A与候选靶蛋白血红蛋白之间结合位点。结果显示, HH-A显著增加低氧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 并且显著减少脑组织的缺氧程度; 在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中, 1 mg/kg HH-A显著减少神经行为评分, 显著降低脑组织梗死体积, 缓解脑组织的损伤; 分子钓靶试验获得9个候选靶蛋白, 分子对接试验进一步验证HH-A与血红蛋白之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研究表明, HH-A可能通过血红蛋白发挥抗缺氧作用, 并且可以提高缺氧耐受性, 减轻脑缺血缺氧损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蒲公英治疗乳腺增生的潜在机制
    孙志勇, 高淑丽, 张阳, 薛刚强, 苑子林, 王少男
    中国药学(英文版)    0, (): 893-910.   DOI: 10.5246/jcps.2023.11.072
    摘要77)   HTML4)    PDF(pc) (14503KB)(28)    收藏

    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蒲公英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靶点及作用路径, 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蒲公英中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的亲和性。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蒲公英中的15个活性成分涉及的261个作用靶点与乳腺增生疾病关联的2455个作用靶点共有交集靶点90个(在蛋白质交互网络中包含89个相关靶点和1个无关靶点)。Cytoscope软件中cytoHubba插件获得的度值前10靶点与MOCDE插件获得的评分前10的靶点交集获得的 CASP3、EGFR、ESR、ERBB2、MMP9和PTGS2靶点作为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确定了284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本体论术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了125条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路, 主要参与调控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癌症中的小分子RNAs和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异鼠李素与核心靶点有很好的结合活性。蒲公英能够通过多路径、多靶点治疗乳腺增生, 阐明了潜在作用机制, 并为乳腺增生靶向治疗和乳腺癌预防提供重要启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离子化修饰当归多糖衍生物的形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婕, 黄子贞, 薛伟娇, 张妍, 谈春霞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316-328.   DOI: 10.5246/jcps.2024.04.024
    摘要75)   HTML13)    PDF(pc) (2233KB)(29)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离子化修饰对当归多糖的形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当归多糖(ASP)为原料, 混合磷酸盐(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为改性剂, 分别对其进行磷酸化、季铵化修饰, 得到磷酸化当归多糖(ASP-P)和阳离子化当归多糖(ASP-N), 并测定当归多糖的磷酸化和阳离子化的取代度。通过红外光谱、刚果红实验、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等对离子化当归多糖衍生物进行形貌表征和热稳定性测试。采用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 评估离子化修饰前后当归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变化。离子化修饰后的当归多糖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其中经过磷酸化修饰后的当归多糖热稳定性最好。溶液中离子化修饰的ASP-P/ASP-N保持了ASP的三螺旋骨架构象, 但是在固态时呈现较大尺寸的堆积或卷曲的片状形貌。当归多糖的离子修饰产物可显著提高当归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当归多糖的衍生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骨质疏松症中联合和序贯治疗的进展
    郑佳, 付颖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7): 587-596.   DOI: 10.5246/jcps.2024.07.043
    摘要75)   HTML16)    PDF(pc) (1389KB)(44)    收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退行性疾病, 对中国的国民健康构成了重大挑战, 尤其会引起骨折等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干预主要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许多研究强调了使用不同药物类型的序贯和联合治疗的重要性。这些方法在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进展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本文旨在整合各种序贯治疗方案, 为临床医生在实践中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靶向结核耐药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杨建慧, 王潇, 张金波, 刘忆霜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2): 89-97.   DOI: 10.5246/jcps.2024.02.008
    摘要74)   HTML43)    PDF(pc) (1593KB)(17)    收藏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由于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菌株的出现, 抗结核药物出现防治困难。针对耐药机制开发抗结核药物的增效剂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出现和缩短治疗时间。本文从靶向细胞壁、外排泵和β-内酰胺酶的增效剂与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为后续开发活性更好、毒性更小的新型增效剂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黄芪主成分槲皮素通过MAPK通路调控PASMCs铁死亡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李霞, 程贝贝, 谭骏岚, 万佳婧, 王宇红, 戴爱国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8): 714-729.   DOI: 10.5246/jcps.2024.08.053
    摘要73)   HTML17)    PDF(pc) (3036KB)(28)    收藏

    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芪主成分调控铁死亡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活性成分及其所对应的靶标;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低氧性肺动脉的治疗靶标; 利用Venn在线工具获得黄芪活性成分和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共同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标间相互作用网络关系图, 并使用CytoHubba插件获得核心靶点以及核心子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检索FerrDb数据库, 获得调控铁死亡的基因并进行分析, 最后探析黄芪活性成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铁死亡三者关系并作出预测, 并结合实验验证。结果显示, 从黄芪中筛选出18种有效活性成分, 其中槲皮素是其关键成分, 预测得到35个黄芪调控铁死亡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作用靶标。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发现, 槲皮素可抑制MAPK信号通路激活, 进而抑制Fe2+、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升高GPX4表达, 逆转铁死亡。该研究初步利用网络药理学挖掘出了黄芪调控铁死亡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核心成分及关键信号通路; 并揭示了槲皮素作为黄芪的核心成分能够通过MAPK通路抑制PASMCs铁死亡, 逆转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荜茇抗胃溃疡药效物质基础分析
    张弘, 张莎莎, 王焕芸, 梁越, 武世奎, 孙丽君, 夏慧敏, 白云霞, 张慧文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2): 156-168.   DOI: 10.5246/jcps.2024.02.013
    摘要72)   HTML7)    PDF(pc) (5718KB)(9)    收藏

    荜茇(PL)是具有药食两用性的常用中药, 中医临床多生用, 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用于胃脘冷痛、胃寒呕吐等, 同时也是蒙医、藏医和印度传统常用药物。在本研究中, 首先建立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 考察荜茇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进而将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 挖掘荜茇药效物质基础, 从荜茇中筛选药效物质和潜在作用靶点。研究结果表明, 荜茇对乙醇诱导的胃溃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网络药理学预测了潜在的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后, GO富集分析预测荜茇可能影响多种生物过程, 如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KEGG富集分析提示TNF和AGE-RAGE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分子对接预测芝麻素与胡椒碱等可能是荜茇抗炎和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此外, 荜茇的血清药物化学揭示了入血成分中有23种原型成分和17种代谢物。本研究整合了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 为荜茇在胃溃疡治疗中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EGFR/Ras/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免疫性肝损伤: 一项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实验验证
    韩正茹, 宋婉慈, 罗旸, 肖敏, 王梦恒, 郑吴殷晓, 但汉雄, 尹强, 尹海龙, 尤朋涛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2): 123-141.   DOI: 10.5246/jcps.2024.02.011
    摘要71)   HTML10)    PDF(pc) (10378KB)(14)    收藏

    护肝布祖热颗粒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护肝方。作者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和抑制IRF1/JNK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 探讨了HBG抗免疫性肝损伤(ILI)的机制。但不是所有的机制都得到了探讨。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及网络药理学进一步研究了HBG降低小鼠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ILI的机制。首先, TCMSP、PharmMapper和GeneCards数据库确定了HBG治疗ILI的活性化合物和关键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确定的关键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筛选。ConA诱导的小鼠ILI模型探讨了HBG对抗ILI的疗效和机制; 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 网络药理学鉴定了16个化合物和53个靶标。成分-靶向通路(C-T-P)网络和分子对接表明, EGFR、HRAS、AKT1和PIK3R1是HBG对抗ILI的关键靶点。此外, 分子对接显示, 前八种活性化合物的对接得分高于阈值。与ConA组相比, HBG显著上调p-EGFR、Ras、p-AKT、p-PI3K、p-BAD和Bcl-2的表达, 并下调Bax、裂解caspase 9和3的蛋白水平。HBG通过EGFR/Ras/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从而减轻ILI。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13岁以下儿童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真实世界安全性研究
    涂颖秋, 赖敏芳, 钟楠, 曹洪晓, 黄正刚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352-357.   DOI: 10.5246/jcps.2024.04.027
    摘要71)   HTML3)    PDF(pc) (1527KB)(37)    收藏

    本文探讨了13岁以下儿童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防或序贯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安全性。结果发现, 6例患者中,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平均年龄(8.67 ± 1.86)岁, 其中有1例患儿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7天后出现双下肢水肿, 有2例患儿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过程中出现肝酶升高。结果发现, 泊沙康唑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脏损害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导致患者双下肢水肿的报道很少见。需要更多样本量研究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在13岁以下儿童人群的安全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基于HSP90抑制剂BIIB021的硝基还原酶前药的设计、合成及潜在抗肿瘤活性评价
    吴争荣, 谢亲建, 金鹏, 张天峰, 韩佳茜, 贺殿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1): 15-25.   DOI: 10.5246/jcps.2024.01.002
    摘要68)   HTML48)    PDF(pc) (2224KB)(22)    收藏

    在BIIB021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硝基还原酶(NTR)前药, 作为潜在的抗癌剂, 并在体外测试了其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 化合物1c2c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IC50分别为0.72和1.12 μM。此外, 与阳性母体化合物BIIB021相比, 这两种化合物对正常细胞WI-38的毒性也较低(IC50 = 495.51和570.27 μM vs 261 μM)。细胞周期测试分析表明: 两种化合物都对HeLa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 同时G0/G1期的细胞数量减少, 并诱导其凋亡。综上所述: 化合物1c2c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有潜力作为先导化合物, 用于进一步结构优化和体内验证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网络药理学研究揭示连花清瘟-辛夷散联合治疗新冠后嗅觉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
    魏晓玉, 于路航, 李梦茹, 徐强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7): 631-646.   DOI: 10.5246/jcps.2024.07.047
    摘要68)   HTML8)    PDF(pc) (4685KB)(37)    收藏

    本文旨在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连花清瘟-辛夷散对新冠嗅觉损伤主要成分的作用靶点, 并试图揭示其在新冠致嗅觉损伤相关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利用TCMSP平台进行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获取潜在有效成分; Swiss 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有效成分的作用靶标, 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标网络, 再通过GeneCards、OMIM、TTD平台获取新冠嗅觉损伤基因靶点, 将药物靶标和疾病基因相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利用STRING及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靶标-疾病基因PPI网络, 筛选关键靶点和核心基因团簇, 借助Metascape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 并就筛选出来的核心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标映射到通路中, 构建核心有效成分-靶标-通路网络, 最后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连花清瘟-辛夷散活性成分有4669个潜在靶点, 5609个疾病靶点和17个药物-疾病交叉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 连花清瘟-辛夷散治疗新冠嗅觉损伤相关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如5-羟色胺能突触和脂肪细胞的脂解调节。分子对接结果表明, 6种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汉黄芩素、美迪紫檀素)和2个关键基因(PTGS2、PPARG)具有良好的结合特性。综上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连花清瘟-辛夷散可能通过作用于脂肪细胞中的5-羟色胺能突触和调节脂解通路, 从而实现治疗新冠嗅觉损伤的相关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桃红四物汤改善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潜在机制: 一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韩世盛, 王怡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6): 511-524.   DOI: 10.5246/jcps.2024.06.038
    摘要67)   HTML9)    PDF(pc) (3176KB)(25)    收藏

    动静脉内瘘(AVF)失功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预后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桃红四物汤改善AVF通畅性的潜在机制, 并通过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进行验证。通过TCMSP、TCMIP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桃红四物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 AVF失功相关的靶点则通过OMIM、DisGeNET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 并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GO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实现。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核心成分与疾病靶点的分子对接, 并通过PyMOL实现图像可视化。利用GROMACS软件对核心成分-靶点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验证其稳定性。共获得桃红四物汤66个活性成分与769个潜在靶点, 以及疾病相关靶点87个, 筛选的核心化学成分为gibberellin A120、gibberellin A30、kaempferola、paeoniflorin, 主要作用靶点为TNF-α、IL6、VEGFA和MMP9。信号通路富集表明桃红四物汤改善AVF失功的潜在机制主要为减轻炎症、调节流体剪切应力、以及改善细胞外基质重塑。分子对接提示核心成分与治疗靶点能自发结合, 分子动力学模拟同样证实成分-靶点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 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改善炎症、流体剪切力、以及细胞外基质重塑改善AVF通畅性, 为桃红四物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分子学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同轴静电喷涂法制备核壳靶向示踪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I微球
    朱源, 许佳琦, 陈小艳, 冯颖淑, Caleb Kesse Firempong, 何海冰, 刘宏飞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6): 495-510.   DOI: 10.5246/jcps.2024.06.037
    摘要65)   HTML14)    PDF(pc) (20757KB)(15)    收藏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具有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潜能, 可用于治疗肺癌。然而, rhIL-2半衰期短, 生物活性不稳定, 需要将其载入微球中进行缓释给药。本研究采用同轴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载rhIL-2的核壳微球。以量子点为示踪材料, 核层用壳聚糖做载体包裹rhIL-2和量子点偶联物, 壳层采用透明质酸做载体制备核壳复合微球。采用单因素法对载体浓度、电压、针孔内径、喷雾流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同轴静电喷雾法制备核壳微球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制备的核壳微球粒径在1.2–2.0 μm, 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8.39% ± 1.96%和19.58 ± 2.76 μg/mg。体外释放实验显示微球释放效果较好, 无突释现象。该制剂的生物学活性实验表明, 核壳微球中的rhIL-2与游离蛋白药物具有相同的作用。体内成像分析也显示微球具有主动靶向性。本研究为rhIL-2靶向缓释微球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GAS5作为miR-223-3p的ceRNA介导U87细胞的焦亡抑制脑胶质细胞的增殖, 槲皮素可以增强GAS5的作用
    孙艳强, 李虹良, 陈康雪, 李杰, 孙中磊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3): 230-240.   DOI: 10.5246/jcps.2024.03.018
    摘要65)   HTML4)    PDF(pc) (2718KB)(22)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作为miR-223-3p对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GAS5与miR-223-3p 结合情况,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23-3p之间的结合关系。体外培养脑胶质细胞U87, 分为对照组(control)、槲皮素组(quercetin)、GAS5抑制组(si-GAS5)和槲皮素+si-GAS5组(quercetin + si-GAS5)组, 对比分析槲皮素对GAS5/miR-223-3p及焦亡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和GSDME)的影响, 以及U8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 Starbase工具预测GAS5与miR-223-3p 结合,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揭示了GAS5和miR-223-3p之间的直接结合。槲皮素促进GAS5的表达, 抑制miR-223-3p和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和GSDME)的表达, 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 < 0.05); 下调GAS5, miR-223-3p和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和GSDME)的表达增多, 促进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 < 0.05); 槲皮素可以逆转GAS5下调引起的miR-223-3p和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和GSDME)的表达增加, 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 < 0.05)。槲皮素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87的增殖,可能是通过促进GAS5表达竞争性抑制miR-223-3p, 抑制焦亡信号途径实现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落新妇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陈莹, 应海霞, 蔡婷婷, 徐云玲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3): 248-257.   DOI: 10.5246/jcps.2024.03.020
    摘要64)   HTML5)    PDF(pc) (4608KB)(28)    收藏

    本研究以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的综合策略为基础, 预测落新妇改善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首先从文献中获取落新妇的有效化合物, 从DisGeNET、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出与RA相关的靶点, 然后构建化合物-靶标网络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以预测落新妇可能的关键成分及药物靶点, 最后通过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最终筛选出29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17个交叉药理靶标, 其关键活性成分可能是落新妇酸、3β-乙酰基齐墩果酸、3β-羟基齐墩果-12-烯-27-酸、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和儿茶素, 关键作用靶点可能是AKT1、MMP9、EGFR、CASP3和HSP90AA1; GO富集分析显示信号转导、蛋白水解和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与落新妇治疗RA机制密切相关; KEGG通路分析表明癌症、破骨细胞分化和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与落新妇干预RA有关。体外实验表明落新妇提取取物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的分泌, 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和IL-6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的mRNA表达。本研究增加了中药落新妇及其有效成分抗RA药理作用的新认识, 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基于细胞衰老角度结直肠癌治疗方法的进展: 中西药物的比较研究
    张涛, 刘皓辰, 赵亮, 张沂婧, 邓宇, 何永恒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5): 396-411.   DOI: 10.5246/jcps.2024.05.030
    摘要64)   HTML12)    PDF(pc) (1609KB)(24)    收藏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为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本病由各种综合因素促成, 病因病机复杂, 至今尚未明确。细胞衰老是一种永久性的细胞周期终止状态, 抗肿瘤发生有力的保护机制, 在CRC发生中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RC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 病因复杂且不甚明了。细胞衰老的特点是不可逆的细胞分裂停滞, 它在CRC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防止肿瘤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目前临床上治疗CRC的方法, 如手术、放疗和化疗, 往往副作用大、费用高,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因此, 探究副反应轻且疗效稳定的中医药疗法迫在眉睫。近年来, 大量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及复方能调控癌细胞衰老而发挥抗癌的作用, 为临床上防治CRC提供了新思路。然而, 目前尚缺乏中医药调控细胞衰老防治CRC的系统综述。因此, 本文对近年来靶向调节细胞衰老以治疗CRC的西药化合物、中药单体及复方进行系统总结, 以期为CRC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我院PIVAS开展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全流程风险管理实践
    耿魁魁, 何娟, 戎生, 贾兆虎, 张香香, 史天陆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7): 597-608.   DOI: 10.5246/jcps.2024.07.044
    摘要64)   HTML5)    PDF(pc) (1526KB)(18)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排除非整支用量药品在PIVAS审方、打签、摆药、核对、调配、成品复核等工作环节全流程存在的风险。通过组建项目团队, 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管理方法, 梳理非整支用量药品在PIVAS药品管理、审方打签、混合调配、核对4个工作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针对每个风险点进行严重度(S)、发生率(O)和可侦测度(D)评分, 并计算风险点的风险优先值(RPN), 对RPN排名前列的风险点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 对比措施实施前后RPN值变化情况, 观察研究效果。研究梳理了非整支药品全流程存在的风险共31个, 主要风险存在于混合调配环节; 针对RPN值较高的8项风险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 经过3个月的优化改进, RPN值和内差发生率明显降低, 改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风险控制效果。研究建立了全方位的非整支药品调配剂量换算系统, 可按照医嘱剂量直接换算成调配人员抽吸液体体积量, 避免人工二次计算, 使PIVAS非整支药品调配同质化、标准化、剂量计算的自动化; 同时开展了23种非整支用量药品的溶解试验, 发现11种药品品种溶解后溶剂体积增加, 非整支药品的剂量换算应按照终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才能保证剂量的准确。研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PIVAS开展非整支用量药品全流程风险管理实践, 解决了非整支药品调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最大限度避免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中发生差错, 保证患者安全、精准用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张晓明, 朱世慧, 高艺文, 李建橡, 张楠, 岳桂华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7): 609-619.   DOI: 10.5246/jcps.2024.07.045
    摘要63)   HTML8)    PDF(pc) (2238KB)(19)    收藏

    黄连解毒汤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 主要用于治疗三焦火毒热盛证。肝火亢盛是高血压常见的证型, 风火炽盛、风毒内生是高血压的重要病机。本研究目的是观察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 HLJDD)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 SHR)内质网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内质网应激(ERS)与心肌重塑、损伤的相互关系。将5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LJDD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以及卡托普利组5个组别, 另设Wistar-Kyoto(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 每组各10只。除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 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 每天1次, 共6周。实验末, 进行心脏重量指数(HWI)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值检测, 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病理变化, 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变化, 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发现黄连解毒汤各组随着黄连解毒汤浓度的增加, 小鼠心脏的HWI和LVWI升高(P < 0.05), 心肌结构损伤明显改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心肌肌醇依赖酶1α(IRE1α)、 X盒结合蛋白1(XBP1)、 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mRNA和蛋白表达(P < 0.05), 作用同卡托普利组。本研究HLJDD有效改善SHR心肌组织损伤, 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IRE1α、XBP1、GRP78、CHOP表达, 抑制过度的内质网应激, 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 从而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氢气的药理学作用及其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张慧, 张红梅, 彭军, 凌云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6): 571-578.   DOI: 10.5246/jcps.2024.06.042
    摘要62)   HTML5)    PDF(pc) (1397KB)(33)    收藏

    氢气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目前的研究证实, 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辐射、抗炎和降糖降脂的作用, 可以治疗各种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移植损伤、神经变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 一个大气压下氢气的饱和浓度为只有0.8 ppm, 因此想要达到理想的氢气治疗浓度, 就必须提高氢气的含量和提供合适的给药途径。氢气的给药方式有吸入法给氢、饮用富氢水、饱和氢生理盐水注射、增加体内氢气产生和口服固体释氢药物等。本文总结了氢气的药理学作用及其给药途径, 为氢气在治疗应用上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贾彦兴团队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4, 33 (4): 374-375.  
    摘要62)      PDF(pc) (1822KB)(26)    收藏
    2024年3月15日,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贾彦兴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CCS Chemistry上在线发表了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Bioinspired Total Syntheses of Grayanotoxins II/III, Kalmanol, and Rhodomollacetals A-C with Three Distinct Skeletons”。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