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SL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 且发生率逐年增加。如果不进行治疗, MASLD可能会发展为代谢功能障碍在相关的脂肪性肝炎(MASH), 这是一种更严重的疾病, 可不可逆地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甚至肝细胞癌(HCC)。最近的研究表明胆固醇代谢失调与MASLD的发病机制和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强调了全面探索MASLD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机制的迫切需要, 因为这些见解可以揭示新的治疗靶点, 并为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策略铺平道路。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是一种药用和食用植物, 具有多种药理学特性, 包括降血糖、调节血脂和保肝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青钱柳提取物(CCE)对甲硫氨酸胆碱缺乏(MCD)诱导的MASLD小鼠模型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 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CCE以评估其治疗潜力。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时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 每日1次, 连续6周。在给药期结束后, 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进行生化分析、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 青钱柳提取物(CCE)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 增加胆碱酯酶(CH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活性。在肝组织中, CCE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 同时增加肝HDL-C的含量。组织学分析显示, CCE处理小鼠的病理性肝损伤显著减轻。分子研究进一步表明, CCE下调了参与胆固醇合成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 包括SREBP2、LDLR和HMGCR。同时, 它上调了与胆固醇转运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 例如ABCG5和ABCG8。此外, CCE通过提高促炎细胞因子(包括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以及调节氧化应激标志物(如NRF2、KEAP1和NQO1)来缓解炎症。蛋白质表达分析显示IL-6和IL-1β水平降低, 进一步证实了其抗炎作用。综上所述, 青钱柳对MCD诱导的MASLD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肝保护作用。这些保护机制可能与胆固醇转运蛋白ABCG5/8的上调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的调节密切相关。本研究强调了青钱柳作为MASLD的干预措施的治疗潜力, 并强调了其在调节胆固醇代谢和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异甘草酸镁(MgIG)治疗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重构的作用机制。通过激活PI3K/AKT1通路来评估MgIG对ISO诱导的小鼠心肌重构的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的心脏功能, 发现MgIG可改善左心室功能。病理染色分析显示, MgIG可降低ISO引起的心肌损伤程度。ELISA检测的血清数据显示, MgIG可降低CK-MB、MDA和LDH的含量, 提高GSH-Px的活性。Western blot显示, Collagen I、BNP、Bax、cleaved caspase-3、p-PI3K和p-AKT1蛋白表达降低, 而Bcl-2、COX2和SOD1蛋白表达增加。然而, 当加入PI3K激活剂后, 发现PI3K通路的激活能够逆转MgIG的心脏保护效果。综合结果显示, MgIG可改善ISO诱导的心肌重构,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1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有关。
本文探讨应用丙帕他莫与患者出现术后肝酶异常之间的关系。对2023年1月至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757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更新的RUCAM量表评估患者应用丙帕他莫与发生术后肝酶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建立术后肝酶异常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共纳入247例患者, 丙帕他莫日剂量(OR (95% CI), 4.831 (2.797, 8.344), P < 0.001)与术后用药数量(OR (95% CI), 10.007 (3.878, 25.823), P < 0.001)是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据此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具有满意的区分度(AUC (95% CI), 0.811 (0.750, 0.872))和校准度, 以及良好的临床适用度(10% to 90%)。丙帕他莫日剂量与术后用药数量是患者发生术后肝酶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评估和降低术后肝酶异常风险的工具。
糖皮质激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免疫和炎症相关疾病, 其在COVID-19治疗中的潜在用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本研究探讨了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招募了94名18岁及以上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接受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40–80 mg/天)或地塞米松(5–10 mg/天)的治疗, 持续7–10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甲基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对死亡率的影响。此外, 本研究试图比较这些药物对各种参数的影响, 如氧合指数、炎症指数、真菌感染和高血糖, 作为次要终点。结果显示,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地塞米松组有1例肺纤维化和烟曲霉感染, 甲基泼尼松龙组有2例曲霉菌感染。尽管缺乏统计学意义(P > 0.05), 甲基泼尼松龙组血氧饱和度改善比地塞米松组快, 中位时间为5天而不是7天。两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地塞米松与更高的高血糖发生率相关(P < 0.05)。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均显著降低了严重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 血氧饱和度显著改善和炎症标志物显著降低。然而, 甲基泼尼松龙表现出更快的疗效发作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探讨总结我国用药咨询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热点, 以期为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收集与用药咨询相关的文献, 借助Citespace6.4R1及VOSviewer1.6.20等文献计量学软件展示本领域的作者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等, 以明确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及热点方向。共纳入1267篇文献, 以2011年的发文量最多, 之后的发文量逐年下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甄健存(8篇), 最多的机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篇)。高频关键词包括用药咨询、合理用药、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门诊药房等; 聚类分析得到12个有意义的结果。突现分析提示, 帕累托图、妊娠期、中成药等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开展用药咨询的程度有待加深, 各学者及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未来应加大用药咨询的开展范围, 提高相关研究质量并注重不同地域不同研究侧重团队间的合作, 以提升研究深度与广度。
不同的剂型的药物在体内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 可能引起不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价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IMSRC)联合常规制剂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剂(IMT)联合常规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IMSRC和IM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VIP等自成立至2023年7月的相关文献。成本效果分析基于中国医疗体系的视角, 其中效果输入的数据来自网状Meta。共纳入15项研究。网状Meta结果显示, IMSRC加常规制剂与IMT加常规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但均优于不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常规制剂。三组之间的安全性没有差异。然而, 根据网状Meta的SUCRA结果显示, IMT在心绞痛总有效率上略优于IMSRC, 而IMSRC心绞痛显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的概率均高于IMT。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IMT > 常规制剂 > IMSRC。成本效果分析显示, 心绞痛显效率ICERs为–133.41, 总有效率为–260.20。心电图有效率ICERs分别为–83.34和–234.24。综上所述, IMSRC联合常规制剂与IMT联合常规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但前者更具经济性。
本研究旨在主要对胎龄<34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8天内肠外营养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出生并于生后24 h内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4周、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14例非BPD患儿和20例BPD患儿。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研究表明, BPD组患儿第1天热氮比均值(105.44 ± 26.67), 非BPD组患儿第1天热氮比均值为(146.81 ± 37.04), 两组患儿第1天热氮比方面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4 < 0.05), 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发现, 需要更多样本量证实热氮比与BPD发生的相关性。
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为例, 对高校大型仪器技术平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进行研究。通过2017年的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以及2023年的问卷调查法, 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梳理大型仪器平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情况, 并对5年间平台技术队伍建设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找到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经验和依然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通过注重人才引进、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来促进大型仪器平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