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7-31
    上一期   
    【研究论文】
    口服硝苯地平有机-无机复合缓释材料的研制
    闫嘉, 梁艳琴, 吴翠栓, 张强
    2025, 34(7):  605-621.  DOI: 10.5246/jcps.2025.07.045
    摘要 ( 9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硝苯地平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需要长期使用。虽然其渗透泵制剂(如拜耳的Adalat®)因零级药物释放特性而广受认可, 但它对生产设备的严格要求使其成本高昂。本研究利用介孔二氧化硅作为硝苯地平的载体, 将其与有机聚合物结合, 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OIN)。结果表明, OIN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效果, 体外释放曲线呈现典型的一级药物释放特征。然后, 我们进一步将OIN与传统的片剂制备技术相结合, 开发出具有理想零级释放特性的口服纳米复合体系(ONS)。与拜耳公司的硝苯地平渗透泵制剂(Adalat®)相比, 不同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均显著相似。此外, 从理论上探讨了OIN和ONS的体外释放机制, 为缓释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铁死亡的关键基因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
    聂敏, 刘八一, 林冰, 王华敏, 陈华琼, 黄莹
    2025, 34(7):  622-632.  DOI: 10.5246/jcps.2025.07.046
    摘要 ( 11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铁死亡的关键基因, 并分析其免疫浸润特性, 为COPD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依据GEO数据库筛选出COPD相关铁死亡差异基因(FeDEGs), 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 以及机器学习筛选特征基因。此外, 利用CIBERSORT算法分析了FeDEGs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研究共筛选出175个FeDEGs, GO富集分析显示其涉及细胞对化学压力和氧化应激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 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与铁死亡、坏死性凋亡等信号通路相关。机器学习分析并且进行诊断效能验证确定DUOX2、CDO1、POM121L12、IFNA17、MICU1、NQO1、NFS1和PARP4为核心基因, 这些基因与COPD发生的多种免疫细胞密切相关。本研究揭示了COPD相关铁死亡的关键基因和免疫浸润特性, 为COPD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也为开发针对这些基因和通路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豆异黄酮衍生物3-(4-氯苯基)-7-[2-(哌嗪-1-基)乙氧基]-4H-苯并吡喃-4-酮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郝军荣, 连孟强, 李双, 殷宏艳, 郭春燕
    2025, 34(7):  633-643.  DOI: 10.5246/jcps.2025.07.047
    摘要 ( 5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4-氯苯基)-7-[2-(哌嗪-1-基)乙氧基]-4H-苯并吡喃-4-酮(CPEO-43)是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 SI)的一种衍生物, 通过在天然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中引入氯元素和哌嗪基团而合成的。体外实验已证实, CPEO-43对A549细胞和 HCT116细胞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CPEO-43, 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用于CPEO-43 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正常大鼠灌胃不同剂量(2、6和20 mg/kg)的CPEO-43后, 于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利用LC-MS/MS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CPEO-43的血药浓度, 并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2.0计算该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C-MS/MS方法符合中国药典(CHP)有关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标准, 可用于CPEO-43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运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 2.0非房室模型成功计算了该化合物的不同剂量的Cmax, Tmax, t1/2, AUC0–∞, MRTs, CL, Vd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依次分别为62.0 ± 10.5, 222.0 ± 28.7和1384.5 ± 376.4 ng/mL, 8.5 ± 1.2, 6.0 ± 0.0和11.0 ± 6.2 h, 15.6, 15.0和18.5 h, 1517.8 ± 317.0, 5328.7 ± 864.4和45556.3 ± 22735.6 ng·h/mL, 17.8 ± 1.2, 17.7 ± 0.8和20.0 ± 3.2 h, 1370.3 ± 305.9, 1153.5 ± 205.6和505.3 ± 179.8 mL/kg/h, 30843.0 ± 7458.0, 24344.0 ± 5237.0和13950.3 ± 5996.9 mL/kg。这些特性对于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制定给药方案以及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泽漆对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的潜在干预作用
    郑宜鋆, 王哲元, 王满才, 肖琪, 邓弘扬, 李戟玭, 张岭漪, 张有成
    2025, 34(7):  644-663.  DOI: 10.5246/jcps.2025.07.048
    摘要 ( 1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泽漆是一种天然植物, 因其抗肿瘤的特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 对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 其治疗能力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综合方法, 阐明泽漆在胃癌淋巴结转移治疗中的作用。首先, 确定并系统分析了泽漆与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的共同靶点数据。随后进行分子对接, 验证主要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通过MM-PBSA算法进行结合自由能的计算。结果表明, 在这种情况下, 泽漆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和木犀草素, 靶向核心分子如EGFR和MMP9。其作用机制涉及的主要通路包括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性等。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结合亲和力, 分子动力学和结合自由能分析显示木犀草素与MMP9之间具有稳定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在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的治疗中, 泽漆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结果为其在肿瘤学中的潜在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2010~2022年某院碳青霉烯类药物消耗量与四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碳青霉烯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张绮雯, 刘克锋, 孟海阳, 杨勇杰, 康建, 徐岷, 卢晓静
    2025, 34(7):  664-673.  DOI: 10.5246/jcps.2025.07.049
    摘要 ( 1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 特别是由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使细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本研究旨在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与四种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之间的关系, 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EC)、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本研究纳入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回顾性数据。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Sen’s斜率估计法分析碳青霉烯类药物消耗量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和幅度, 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消耗量均显著增加(|Z| > 1.96, SS > 0); EC和KP对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显著增加(|Z| > 1.96, SS > 0); EC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美罗培南的用药频度(DDDs)呈显著性正相关(r = 0.732, P < 0.05); EC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DDDs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 = 0.49, P < 0.05); KP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两种药物的DDDs间也呈显著性正相关; 耐碳青霉烯类AB或PA与碳青霉烯的消耗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DDDs与EC和KP耐药率呈显著性正相关, 临床应严格控制和管理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以遏制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