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0-12-30
    【其它】
    楼之岑院士生平
    《中国药学》(英文版)编辑部
    2020, 29(12):  829-831. 
    摘要 ( 296 )   PDF (1247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楼之岑院士是我国杰出的药学家和药学教育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综述】
    药用植物亲缘学: 历史、现状与愿景
    郝大程, 肖培根
    2020, 29(12):  831-854.  DOI: 10.5246/jcps.2020.12.075
    摘要 ( 703 )   HTML ( 490)   PDF (1977KB) ( 1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概念是1980年代由肖培根院士提出的, 是在我国从古至今, 特别是1950年代以来长期的中药资源和天然药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基于药用物种(尤其是药用植物)多样性的化学特性和治疗效用是药用亲缘学研究的一贯目标, 有助于创新药物的研发。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起源和简史, 以及药用亲缘学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药用基因组亲缘学"这一概念的提出, 代表了药用亲缘学在植物药物研发中不断扩大的作用。药用亲缘学和药用基因组亲缘学是化学分类学、植物形态学/系统发育、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等多学科的综合, 其内涵越来越丰富充实; 同一系统发育群中的药用植物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治疗作用, 从而形成了药用亲缘学的核心, 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 经过提炼升华后应用于实践的科学规律。过去, 药用亲缘学在寻找中国进口药物替代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 药用亲缘学在扩大药用植物资源、中草药质量控制/鉴定以及中草药化学成分或活性成分的预测和化学成分的鉴定与测定方面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 它将在寻找新药、整理、总结和改进中草药经验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促进传统/天然药物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

    【研究论文】
    来源于中国产细辛亚属植物的生药的显微鉴别研究
    李耀利, 刘忠, 俞捷, 尚明英, 谢百波, 徐风, 蔡少青
    2020, 29(12):  855-867.  DOI: 10.5246/jcps.2020.12.076
    摘要 ( 415 )   HTML ( 145)   PDF (4088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来源于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 mandshuricum、汉城细辛A. sieboldii var. seoulense和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干燥的根和根茎。然而, 同属的很多种被当作"细辛"、"土细辛"或者"南细辛"在产地出售使用。为了准确鉴别细辛类药材, 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有效, 在本研究室工作的基础上, 采用手持切片器制片和显微数码成像等技术方法, 首次对云南细辛组织构造进行了显微鉴定研究, 包括对云南细辛叶片、叶柄和根的组织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描述; 并系统比较了中国产细辛亚属(《中国植物志》系统及后来发表的云南细辛) 除台湾细辛之外的9种及1变种的叶表面显微特征。结果表明叶片上、下表面非腺毛的形态和分布、毛细胞形态、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的弯曲程度、油细胞胞腔和外平周壁的大小关系、叶肉细胞有无红色或褐色物质、叶片主脉维管束中最大导管直径等特征对于细辛亚属10个类群的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据叶片的显微特征建立了这10个类群的鉴别检索表; 依据检索表, 鉴别了市场上常见的细辛亚属商品主要是单叶细辛和短尾细辛的全草。研究显示, 显微鉴定是一种方便的、可行的技术, 可用于鉴别来源于中国产细辛亚属的药材。

    吴茱萸主要成分在人结肠腺癌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的肠道抗炎作用
    王石, 刘璐, 张友波, 徐嵬, 杨秀伟
    2020, 29(12):  868-879.  DOI: 10.5246/jcps.2020.12.077
    摘要 ( 381 )   HTML ( 141)   PDF (2335KB) ( 1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碱是吴茱萸中一类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本文报道吴茱萸中六个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和1-甲基-2-十一烷基-4-(1 H)-喹诺酮潜在的抗炎作用。在人结肠腺癌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中, 当以2 μg/mL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时,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去氢吴茱萸碱明显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Il-6, Il-1βTnf-α)和炎性介质, 诸如环氧化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 与模型组比较, 给药组跨上皮电阻增高, 紧密连接渗透率降低。总之, 受试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 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的抗炎机制奠定了基础。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帕金森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网络药理学分析
    李双, 郭春燕, 李双双, 尤斯涵, 余秀娟
    2020, 29(12):  880-895.  DOI: 10.5246/jcps.2020.12.078
    摘要 ( 340 )   HTML ( 18)   PDF (4850KB) ( 1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中药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 同时对血瘀风动帕金森病也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 但当前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的信号通路, 不利于药物的临床转化和推广。本研究采用鱼藤酮构建PD细胞模型, 通过细胞活力和线粒体膜电位评价HSYA对P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利用TTD数据库查询PD相关治疗靶点, 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HSYA相关靶点, STRING数据库查询共同靶点的基因相互作用关系, ClueGO对共同靶点及其相互作用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 探索综合干预机制。结果表明, 鱼藤酮能成功构建PD细胞模型, HSYA对PD细胞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 查询到PD相关治疗靶点36个, HYSA相关靶点88个。PD和HSYA的共同靶标为FKBP1A、HTR1A、SLC6A4和SLC6A3, 通过REACTOME对4个共同靶标及其相互作用靶标进行富集分析, 得到8个细胞信号通路, 通过生物过程途径富集分析得到6个细胞生物过程。

    基于HPLC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分析的中药猪苓质量评价研究
    贾玮娟, 陈世忠, 孙建华, 白宗利, 黄亚卓, 张元宽, 王弘
    2020, 29(12):  896-907.  DOI: 10.5246/jcps.2020.12.079
    摘要 ( 306 )   HTML ( 10)   PDF (3377KB) ( 1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的中药猪苓特征图谱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对不同来源的猪苓药材及饮片样品进行分析。最终, 在特征图谱中共确定了10个特征峰, 并将其应用于猪苓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定; 在指纹图谱中共确定了9个共有峰, 并对32批猪苓药材及饮片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采用HPLC-APCI-IT-TOF-MSn法对猪苓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 共鉴定了8个化合物, 其中在特征图谱中指认了4个色谱峰, 在指纹图谱中指认了4个色谱峰。本研究首次将HPLC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相结合, 应用于猪苓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为建立系统完善的猪苓质量标准提供了新方法。

    中药传统鉴定技术的传承与本草文化推广
    赵中振, 陈虎彪, 郭平, 梁之桃, 白效龙, 黄丽丽, 刘靖
    2020, 29(12):  908-914.  DOI: 10.5246/jcps.2020.12.080
    摘要 ( 301 )   HTML ( 19)   PDF (2085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鉴定是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中药的真伪优劣鉴定研究有着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 不仅是长久以来尚未解决好的历史难题, 也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前沿学术课题。中药鉴定牵涉到中药资源、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本草文献研究等方面, 这些学科相互广联、相互配合。将传统鉴别经验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诠释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科学价值。本文通过结合中医药专著的编撰、中药标本中心的建设、中药数字化项目的创建、中药鉴定技术的拓展、《本草纲目》文化工程的推广, 探索中药鉴定学科及本草文化的传承之路。

    【其它】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0年29卷1-12期文章索引
    编辑部
    2020, 29(12):  915-927. 
    摘要 ( 142 )   PDF (1590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0年29卷1-12期关键词索引
    编辑部
    2020, 29(12):  928-931. 
    摘要 ( 132 )   PDF (1085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0年29卷1-12期作者索引
    编辑部
    2020, 29(12):  932-935. 
    摘要 ( 154 )   PDF (1099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谢
    编辑部
    2020, 29(12):  936-936. 
    摘要 ( 89 )   PDF (866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