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0-11-30
    【其 它】
    序言—写在《纪念楼之岑院士诞辰100周年专刊》出版前
    周德敏
    2020, 29(11):  753-754. 
    摘要 ( 176 )   HTML ( 327)   PDF (2269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今年是我国杰出的生药学家和药学教育家楼之岑院士诞辰100周年。楼先生致力于我国生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他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应用多种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 为我国生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是我国现代生药学的开拓者之一。楼先生是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生药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为《中国药学》(英文版)创刊者并任第一届主编, 曾任《药学学报》副主编等职。楼先生早年就学于英伦, 却心系祖国。他学识渊博、忠诚教育、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待人真诚、诲人不倦、生活俭朴、克己奉公、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 为发展中药和药学教育事业, 呕心沥血、刻苦奋斗、开拓创新、坚持不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楼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药学教育事业, 推动了生药学研究发展, 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创造出丰硕的科研成果。他的成就为同仁所钦佩, 他的精神为后学所敬仰。在《中国药学》(英文版)创刊人楼之岑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 《中国药学》(英文版)特出版纪念专刊两期, 以表达后学们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综 述】
    川芎的植物化学、生物活性及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石金徽, 李睿悦, 杨思雨, 张红梅
    2020, 29(11):  755-779.  DOI: 10.5246/jcps.2020.11.070
    摘要 ( 463 )   HTML ( 69)   PDF (1995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芎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药, 已有2000年的用药历史。川芎的化学成分由挥发油、苯酞内酯、有机酚酸和多糖等化合物组成。到目前为止, 川芎中共报道有149个化合物, 其中报道的生物活性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以及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对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的调控是川芎体现这些生物活性的主要机理。川芎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有HPLCGCUPLC等。本文我们讨论了采收期、生长期、炮制方法和储存对川芎质量的影响。全面的质量评价可以保证川芎的临床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我们收集并整理了过去20年内CNKISpringer linkScienceDirectWileyPubMed收载的川芎相关文献, 并提供了有关川芎的最新信息。我们建议将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和总洋川芎内酯作为川芎的质量评价指标。此外, 我们认为土壤条件和炮制方法对川芎质量的影响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桑叶及其提取物对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
    王亚文, 段晓峰, 程晓晓, 张邈鑫, 李丽, 赵丁
    2020, 29(11):  780-792.  DOI: 10.5246/jcps.2020.11.071
    摘要 ( 487 )   HTML ( 14)   PDF (1349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古以来桑叶就有显著的肠道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桑叶的相关文章, 总结了桑叶成分的生物活性和其对人体肠道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应的机制。桑叶中的多种成分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人体肠道,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促进小肠消化吸收运输功能、调节菌群平衡以及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作用来提高该部位的免疫力等, 促进肠道疾病的康复。
    【研究论文】
    正向×反相离线二维液相色谱-轨道质谱联用检测通脉颗粒中的微量成分
    徐露露, 尚展鹏, 柴跃, 张扬, 余蓉, 叶敏, 乔雪
    2020, 29(11):  793-803.  DOI: 10.5246/jcps.2020.11.072
    摘要 ( 268 )   HTML ( 55)   PDF (2682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脉颗粒是由丹参、川芎、葛根三味中药的水提物制成的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复方制剂, 主要成分为异黄酮苷、异黄酮及酚酸类。低极性化合物如丹参酮和酚酞类也可能对活性有贡献, 但很难检测到。因此, 本研究建立了正向×反相离线二维液相色谱方法对通脉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富集和分离。采用正向SEP-PAK硅胶固相萃取柱分离通颗粒的乙酸乙酯萃取物, 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6:1, v/v)、甲醇洗脱获得三个流分, 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反向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对其进行检测。葛根中黄酮类成分, 丹参中酚酸类成分及川芎中酚酞类成分分布于不同流分中。从通脉颗粒中初步鉴定了131个化合物, 其中葛根59, 丹参26, 川芎43, 丹参和川芎的共有成分3个。26个化合物经过对照品比对鉴定。本研究为中药复方成分的全面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
    静脉和灌胃给予大鼠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的RP-HPLC法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杨秀伟, 张友波, 徐嵬
    2020, 29(11):  804-812.  DOI: 10.5246/jcps.2020.11.073
    摘要 ( 258 )   HTML ( 5)   PDF (3387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HPA)是中药羌活和宽叶羌活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用于静脉(20 mg/kg)和灌胃(200 mg/kg)给予大鼠HPA后其在大鼠血浆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净化后,进样RP-HPLC系统分离和测定。分析型色谱柱为DiamonsilTM ODS C18; 浆样品分析的流动相为MeOH–H2O (v/v), 静脉给药样品分析时为75:25,灌胃给药样品分析时为70:30;流速为1.0 mL/min, UV检测波长为256 nmHPA标准曲线线性范围,静脉给药时为0.05–5.0 μg/mL (r2 = 0.9984), 灌胃给药时为0.5–10.0 μg/mL (r2 = 0.9995); 萃取回收率为82.01%–87.97%,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为1.71%–3.99%, 准确度范围为91.22%–110.5%; HPA在大口服时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8.17%以上结果表明所建方法适合用于HPA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北枳椇子中的黄酮碳苷类成分
    徐方方, 孙彪, 张晓琦, 刘博
    2020, 29(11):  813-818.  DOI: 10.5246/jcps.2020.11.074
    摘要 ( 264 )   HTML ( 3)   PDF (1465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北枳椇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碳苷类成分, 通过波谱解析、理化常数及比对文献数据资料进行结构鉴定, 分别为2′′-O-β-D-glucopyranosyl isovitexin (1), spinosin (2), 6′′′-acetyl spinosin (3), 6′′′-p-hydroxycinnamoyl-2′′ O-β-D-glucopyranosyl isovitexin (4), 6′′′-p-hydroxy-cinnamoyl spinosin (5), 6′′′-(E)-feruloyl O-β-D-glucopyranosyl isovitexin (6), isospinosin (7), isovitexin (8), swertisin (9), swertiajaponin (10)。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 它】
    楼之岑院士与北医生药学科
    蔡少青
    2020, 29(11):  819-822. 
    摘要 ( 232 )   HTML ( 8)   PDF (1147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楼之岑院士(1920–1995)是中国杰出的药学家、药学教育家, 是国内外生药学领域著名学者, 是我国当代生药学权威。楼之岑先生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他领导组建了北京大学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科研教学方面, 他开创了中国学者对中药材进行形态组织学详细研究的先例, 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富有特色的生药学教科书,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我国生药学教学目的不明确、教材内容陈旧、实验方法落后的状况, 为我国生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关于中药材的研究, 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他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 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骨干人才, 为我国乃至世界生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追忆恩师楼之岑
    屠鹏飞
    2020, 29(11):  823-827. 
    摘要 ( 178 )   HTML ( 2)   PDF (1965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光飞逝, 九三先贤、恩师楼之岑院士仙逝转眼已25载, 先生的音容笑貌如同昨天。今年是恩师诞辰100周年, 回想恩师的博学、敬业和对学生的耐心教诲, 以及对九三学社事业的认真履职, 不禁让我思绪万千。楼先生于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并积极参加九三学社的活动, 1992年被评为九三学社北京市先进个人。我本人加入九三学社也是受楼教授的直接影响。
    《纪念楼之岑院士诞辰100周年》—校友张伟纪念诗词
    张伟
    2020, 29(11):  828-828. 
    摘要 ( 152 )   HTML ( 1)   PDF (1358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纪念楼之岑院士诞辰100周年,根据古诗句赋藏头诗一首:
    纪行文字遍长亭,念君长作万里行。
    楼角渐移当路影,之子别离生药情。
    岑傍松杉绿莹莹,院中灯火夜通明。
    士子报国慰英灵,诞辰吉日天开晴。
    辰良景暮风波静,百花深处杜鹃鸣。
    周回云水游丹景,年少不禁随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