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7-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8-氯腺苷抗肿瘤作用研究
张礼和
*
, 方家椿
1997, 6(1): 1-7.
摘要
(
1244
)
PDF
(413KB) (
4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8-
氯腺苷
3',5'
环磷酸辛酯
(OCC)
是
8-
氯腺苷
3',5'
环磷酸的新衍生物
,
对人白血病细胞
HL-60
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分化作用。用细胞流式光度术发现
OCC
阻断
HL-60
细胞周期于
G1
期。
OCC
对
HL-60
细胞
DNA
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
,
但不影响
RNA
和蛋白质合成。
OCC
能激活
HL-60
细胞浆中蛋白激酶
A
。
8-
氯腺苷是
OCC
的活性代谢产物
,
能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
8-
氯腺苷也能诱导人胃癌
MGc80-3
细胞分化和人
T
淋巴母细胞
MOTL-4
的凋亡。本文讨论了
8-
氯腺苷抗肿瘤作用的机理。
马兜铃科植物Aristolochia triangularis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林文翰
*
, 付宏征, 羽野芳生, 野村太郎
1997, 6(1): 8-13.
摘要
(
1297
)
PDF
(393KB) (
5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马兜铃科植物
Aristolochia triangularis
的根部分离出十五个生物碱成分。其中两种成分
triangularine-A
和
triangularine-B
系新生物碱
,
三种系阿卟啡类季铵碱。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各种波谱
(IR, UV, MS, 2D NMR)
解析和化学转化技术得以确定。
吉林乌头化学成分研究
冯锋
*
, 刘静涵
1997, 6(1): 14-17.
摘要
(
913
)
PDF
(380KB) (
5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吉林乌头
(Aconitum kirinine Nakai)
中分得两个
C20
二萜生物碱
lepenine(
雷乌宁
)
和
kirinine A(
吉乌碱甲
),
用化学和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
其中后者为新化合物。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基于逐步多线性回归分析的QSAR研究
刘艾林
*
, 迟翰林
1997, 6(1): 18-22.
摘要
(
1245
)
PDF
(385KB)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对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两个异构体系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
,
发现
C13
位侧链中的
C3'
位取代基的摩尔折射与其活性密切相关
,
从而可以推断出
C3'
位取代基的改变很可能是其生物活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
这为设计与合成活性较高的紫杉醇类似物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Tween 胶束体系中水杨酸铜络合物的SOD样活性
刘艳
*
, 张学东, 马思谦, 鲁纯素
1997, 6(1): 23-27.
摘要
(
897
)
PDF
(340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了水杨酸铜络合物并分析了其组成
,
提纯了
Tween-20,-40,-60,-80,
并测定了它们在
pH 7.4
的磷酸缓冲液中的
CMC
。用
Cyt c
还原法分别测定了水杨酸铜络合物在不同介质中的
SOD
样活性。详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水杨酸铜络合物协同清除
O
2
-
的作用。观察到在胶束体系中水杨酸铜络合物的
SOD
样活性明显高于缓冲液体系无表面活性剂时的
SOD
样活性
,
表面活性剂本身也具有清除
O
2
-
的功能。抗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实验也得到类似结果。这可用胶束催化解释。水杨酸铜
-Tween
体系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炎药物。
新型催眠镇静药佐匹克隆类似物的合成
左代姝, 吕达, 刘玉兰, 张亚芳
1997, 6(1): 28-31.
摘要
(
1054
)
PDF
(337KB) (
6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环吡咯酮类催眠药佐匹克隆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
,
合成了八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环吡咯酮类新化合物
,
并进行了初步的药效研究。
用牛免疫缺陷病毒筛选抗抗艾滋病药物的实验模型
王岱, 刘淑红, 陈启民, 耿运琪, 徐为人, 魏月芳
1997, 6(1): 32-36.
摘要
(
1319
)
PDF
(443KB) (
4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牛免疫缺陷病毒
(BIV)
合胞体形成和
BIV
长末端重复序列
(LTR)
引导的萤火虫荧光素酶
(Luc)
基因表达分析
,
建立了抗艾滋病
(AIDS)
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模型。
BIV
合胞体形成及
BIV-LTR
引导的
Luc
基因活力与
BIV
感染的细胞呈线性关系。临床有效药物
3'-
叠氮胸嘧啶脱氧核苷
(AZT)
可显著抑制
BIV
合胞体的形成及
BIV-LTR
引导的
Luc
基因表大家水平
,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上述两种分得到
AZT
的
IC
50
分别为
0.24
和
0.052 mmol/L
。
小檗胺对人中性粒细胞PAF生成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包丽华, 罗大力, 杨宝峰, 何树桩, 李文汉
1997, 6(1): 37-40.
摘要
(
1133
)
PDF
(378KB) (
6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实验研究了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胺
(Berbamine)
对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
的产生及
PAF
引起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并与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小檗胺
(50 μmol/L, 100 μmol/L)
和维拉帕米
(10 μmol/L, 100 μmol/L)
预处理的人粒细胞
,
用
A-23187
攻击后
, PAF
的产生明显降低。小檗胺和维拉帕米也能抑制
PAF(70 pmol/L)
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
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本实验结果提示
,
小檗胺和维拉帕米对
PAF
生成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阻断钙离子内流有关。
含RGD多肽以及衍生物的舒血管作用
迪丽努尔, 赵明, 彭师奇
*
, 唐朝枢, 周琴璐, 李强
1997, 6(1): 41-44.
摘要
(
884
)
PDF
(332KB) (
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已经证实纤维蛋白分子内两个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介导纤维蛋白与
GPIIb/II-Ia
受体的结合。除单克隆抗体外
,
用合成的含
RGD
和
APLRV
的小分子多肽可以封闭
GPIIb/II-Ia
的这种结合功能
,
我们的初步研究发现
, RGDS
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外
,
还显示舒血管作用。为了证实
RGDS
相关多肽的舒血管作用
,
研究了
RGDF, APLRV, APLRVRGDS, APLRVRGDF,
在体外用
NE
预处理大鼠的动脉肌条后观察了上述合成多肽的舒血管作用
,
检测了三种剂量
(10
-5
mol/L, 10
-6
mol/L, 10
-7
mol/L)
下收缩的肌条舒张的程度。
汗防已碱和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作用
董志, 薛春生, 周歧新
1997, 6(1): 45-50.
摘要
(
1182
)
PDF
(359KB) (
6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24
小时后的梗塞面积和体积为指标
,
试验了汉防己碱和
1,6
-
二磷酸果糖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
,
汉防己碱
7.5, 12.0
和
15.0 mg·kg
-1
以及
1, 6
-
二磷酸果糖
200
和
350 mg·kg
-1
分别立即腹腔给药
,
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减少大鼠脑的梗塞面积和体积。
MK
801 2.0 mg·kg
-1
亦能减少梗塞面积和体积。汉防己碱和
1, 6
-
二磷酸果糖联合用药所产生的保护作用比任何一药物单用时的保护作用都好
,
提示汉防己碱和
1,6
-
二磷酸果糖有协同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
1
小时和
2
小时给药
,
汉防己碱和
1, 6
-
二磷酸果糖仍有脑缺血保护作用
,
但在梗塞后
3
小时给药则未见任何保护作用。提示中风或脑缺血后
,
既非
5
分钟即不可救药
,
但亦应尽早用药。实验结果表明汉防己碱和
1, 6
-
二磷酸果糖可能是有希望的脑缺血保护剂。
简 报
α1受体拮抗剂(±)-DDPH 的拆分和(-)-DDPH的药理活性
倪沛洲, 孙宏斌, 彭久合, 夏霖, 钱家庆
1997, 6(1): 51-53.
摘要
(
880
)
PDF
(339KB) (
5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将
a1
受体拮抗剂
(±)-DDPH
用
(+)-
酒石酸和
(-)-
二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剂拆分为
(+)-DDPH
体和
(-)-DDPH
。
(-)-DDPH
和
(±)-DDPH
拮抗
a1
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作用强度相近
, PA2
值分别为
7.69
和
7.55
。
论 文 摘 要
Transdermal Iontophoresis of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Jian-Qing Gao, Wen-Quan Liang
1997, 6(1): 54-56.
摘要
(
716
)
PDF
(369KB) (
4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中国药学》(英文版)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声明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药学会
北京大学药学院
中国知网
博思编译
更多...
扫一扫,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