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8-03-15
    研究论文
    中间锦鸡儿新三萜甙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林文翰, 付宏征, 张礼和
    1998, 7(1):  1-6. 
    摘要 ( 795 )   PDF (307KB) ( 6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K.)根部分离得到11种化合物成分, 分别为3-棕榈酰-β-谷甾醇(3-palmitoyl-β-sitosterol); 晁模酸(chaulmogricacid); 晁模酸乙酯(ethylchaulmoograte); 羽扇醇(lupeol); 胡罗卜甾醇(daucosterol); 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 α-棕榈油酰甘油(α-palmitoleoylglycerol); α-棕榈酰甘油酯(α-palmitoyl-sn-glyc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锦鸡儿甙-1(caraganoside-A)和锦鸡儿甙-2(caraganoside-B)。其中锦鸡儿甙-1和锦鸡儿甙-2为新天然产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IR, UV, MS, 2DNMR)和化学降解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红参中的一种新氨基酸衍生物
    郑毅男, 奥田拓道, 韩立坤, 向兰, 松浦幸永, 高久武司, 龟田健治
    1998, 7(1):  7-10. 
    摘要 ( 1219 )   PDF (359KB) ( 4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参水提液经聚丙烯酰胺(Bio-gel P-2)柱层析,分离得到五个茚三酮反应阳性物质。其中一个为已知化合物精氨酸(1), 另一个为新化合物精氨酸双糖甙2), 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氢谱及碳谱解析, 推定其为1'-(精氨酸-Nα)-1'-去氧-4'-O-(α-D-吡喃葡萄糖基)-D-果糖。并用半合成法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化合物3, 45的结构正在研究中。
    布洛芬粉粒的溶出研究: 粒径大小的影响及二种不同粒径粉粒混合后溶出过程的模拟
    马吉德, 朱家璧
    1998, 7(1):  11-17. 
    摘要 ( 452 )   PDF (369KB) ( 6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围绕粒径大小对布洛芬粉末溶出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在非漏槽条件下比较了六种筛分粒径(<65, 65~74, 74~91, 91~125, 125~150, 150~200 mm)的溶出速率。粒径大于74 mm的粉末溶出速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另一方面, 粒径小于74 mm的粉末则呈不同的溶出曲线, 起始较慢。这可能是由研磨后形成的颗粒静电引起。本文还进行了两种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溶出实验。用每一组分的溶出数据模拟了二组分混合体系的溶出过程。几乎在全部溶出过程中模拟曲线都能很好地与测定值吻合。对二组分混合体系的溶出进行评估和模拟有可能用在多粒径粉末混合体系的溶出速度的评估及预测中。
    补体激活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丁忠仁, 黄守坚, 孙家钧
    1998, 7(1):  18-24. 
    摘要 ( 1483 )   PDF (420KB) ( 6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电脑控制的血小板聚集仪研究了来源于中华眼镜蛇的眼镜蛇毒因子(CVF)对多种动物与人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大鼠凝胶过滤的血小板悬液(GFP)的诱导血小板聚集活性。CVF(195 nmol·L-1)引起大鼠PRP的血小板明显变形继之以缓慢的血小板聚集, 仅能引起豚鼠、家兔、狗和人PRP的血小板变形, 但不引起聚集。CVF(195 nmol·L-1)不引起大鼠GFP的血小板聚集, 但可被新鲜血浆恢复, 而经56 &#730;C 30分钟处理血浆则无此作用。CVF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依赖于细胞外Ca2+而不受吲哚美辛(100 mmol·L-1)影响。Ni2+(3 mmol·L-1)和河豚毒素(40 mmol·L-1)分别抑制CV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曲线最大斜率和聚集率。本实验提示CVF能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 此作用依赖于补体和细胞外Ca2+, 并与Ca2+Na+内流有关, 而与血栓烷(TXA2)通路无关。
    小檗胺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林新, 罗崇念, 冯璞, 刘淑香, 王立为, 谢蜀生, 肖培根
    1998, 7(1):  25-28. 
    摘要 ( 1040 )   PDF (290KB) ( 4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小檗胺对小鼠由绵羊红细胞, 二硝基氯苯及同种异型脾细胞所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小檗胺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表明小檗胺可能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灵芝对小鼠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贾永锋, 力弘, 森昌夫, 张罗修
    1998, 7(1):  29-32. 
    摘要 ( 805 )   PDF (362KB) ( 5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芝1~100 μg/mLL929细胞的生长无直接影响。在加灵芝与不加灵芝的条件下观察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证明灵芝不影响rTNF的杀伤肿瘤活性。但灵芝0.01~10 μg/mL在试管内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巨噬细胞在试管内经灵芝预培养8 h,灵芝仍可增加巨噬细胞在LPS诱导下TNF的产生。此外,整体研究证明口服灵芝100~300 mg/kg qd×14可以增高由BCG启动及内毒素诱导的小鼠血清TNF水平。
    小檗碱对脑缺血兔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的影响
    吴俊芳*, 刘天培
    1998, 7(1):  33-37. 
    摘要 ( 875 )   PDF (302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侧颈总动脉及左侧椎动脉结扎造成兔不完全性脑缺血。Ber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胶原, ADPAA诱导的脑缺血兔血小板聚集, IC50分别为0.15, 0.460.51 mg·mL-1。兔脑缺血30 min, iv Ber 5 mg·kg-1能使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程度降低; iv Ber 25, 50 mg·kg-1, 90 min, 可使胶原、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程度明显降低。Ber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兔TXB2的血浆水平, 6-酮前列腺素F变化不明显。提示Ber致血浆血栓素B2水平下降是其抗脑缺血作用机制之一。
    对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代谢多巴酚丁胺的研究
    燕茂河, Anita Pettigrew, Carolyn Myers, Jeffrey L. Blumer
    1998, 7(1):  38-42. 
    摘要 ( 798 )   PDF (308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对多巴酚丁胺代谢的研究。代谢酶选用人类单核细胞中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COMT)。方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结果阐明了COMT对多巴酚丁胺代谢的最优条件。COMT的反应在pH7.4磷酸盐液中进行。腺苷基蛋氨酸和多巴酚丁胺的Michaelis常数(Km)分别为0.05 μmol·L-150 μmol·L-1。至少在1小时内COMT活性随孵化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加, 蛋白浓度选择在1.7~6 mg·ml-1, 镁离子的最佳浓度(12~18 μmol·L-1), 比以前报道的高8~10倍。方法的日间和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8.9%。此法很适合对多巴酚丁胺的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小鼠βNGF抗体纯化和活性鉴定
    刘晓军, 吴梧桐, 高向东
    1998, 7(1):  43-48. 
    摘要 ( 797 )   PDF (706KB)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以小鼠βNGF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βNGF抗血清,用于Western印迹法,测定结果βNGF在分子量约14 kDa处显一条带。亲和层析纯化抗血清得到βNGF抗体。采用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法测定了βNGF及其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简 报
    连翘中一个新木脂素单糖甙
    刘东雷, 徐绥绪* 王伟芳
    1998, 7(1):  49-51. 
    摘要 ( 829 )   PDF (349KB) ( 6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连翘果实中分离得到了五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 -羟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aceticacid](1), (+)松脂素-β-D-葡萄糖甙[(+)pinoresinol-β-D-glucoside](2), (+)表松脂素-4-β-D-葡萄糖甙[(+)epipinoresinol-4-β-D-glucoside](3), (+)松脂素单甲基醚-β-D-葡萄糖甙[(+)pinoresinol mono methyl ether-β-D-glucoside](4), 连翘甙[philyrin](5)。其中3未见文献报道, 1~4为首次从连翘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
    迭鞘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国祥, 王天山*, 尹莉, 潘扬, 徐国钧, 徐珞珊
    1998, 7(1):  52-54. 
    摘要 ( 1169 )   PDF (291KB) ( 6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迭鞘石斛Dendrobium chryseun Rolfe中分得5个化合物, 根据UVIR1H HMR13C NMR确定其为β-谷甾醇, 2,6-二甲氧基苯醌, 鼓槌联苄, 毛兰菲及鼓槌石斛素。这五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马山前胡化学成分研究
    黄平, 西正敏, 姜惟恒, 赖茂祥, 郑学忠, 中西勤
    1998, 7(1):  55-57. 
    摘要 ( 237 )   PDF (292KB) ( 4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广西特有的前胡属植物马山前胡Peucedanum mashanense Shan et Sheh根中首次分得10个化合物晶体,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解析, 分别鉴定为3'(R)(+)亥茅酚(1)3'(S)-(-)-亥茅酚(2)、印度枸桔素(3)、石防风素(4)、珊瑚菜素(5)、水合氧化前胡素(6)、佛手柑内酯(7)b-谷甾醇(8)、褐煤酸(9)和甘露醇(10), 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天然产物。
    其 他
    《中国药学》(英文版) 投稿须知
    编辑部
    1998, 7(1):  58-58. 
    摘要 ( 614 )   PDF (275KB) ( 3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