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凌, 陈威, 姚宁宁, 侯书增, 孟志伟, 孔毅, 廖晨钟, 谢周令. 以天冬氨酸为母核的高活性高选择性FXIa抑制剂的发现[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2, 31(10): 727-737. |
[2] |
董馨, 王弘, 马飞祥, 高建萍, 陈世忠, 薛培凤. 基于在线HPLC-自由基清除检测-ESI-IT-TOF-MSn技术的蓝刺头抗氧化成分筛选及其构效关系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1, 30(4): 267-279. |
[3] |
黄宗泽, 王新童, 孟盈, 李鑫, 肖浩然, 卞希玲, 王克威, 孙崎. 3H-喹唑啉-4-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正向变构调节作用评价[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8): 540-552. |
[4] |
焦佳媛, 胡浩, 魏思源, 王婉秋, 林鹤, 柴宝山. 新颖的2,6-二氯-3,5-二硝基甲苯衍生物的设计, 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评价[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3): 159-169. |
[5] |
彭光华, 张文茜, 宋茂远, 殷梦雅, 王佳星, 李佳佳, 刘雅婕, 张媛媛, 李馨儒, 李桂玲. 作为新型具有抗细菌生物膜活性的两亲性材料—鼠李糖苷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12): 817-823. |
[6] |
贺明, 谢宝花, 贺培, 周海兵, 黄胜堂, 董春娥. 喹啉-苯并吡喃类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微波一锅法的设计合成以及生物活性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11): 735-752. |
[7] |
樊宁宁, 刘振明, 王孝伟, 刘俊义. S-DABO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对接及Field-Based QSAR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7, 26(7): 512-520. |
[8] |
季泠, 尹大伟, 王欣, 李润涛. 以2-氨基苯甲醛合成四氢呋喃并[3,2-b]喹啉-2(3H)-酮类化合物的Aldol/Michael加成串联反应[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7, 26(3): 163-172. |
[9] |
彭娟, 李乾斌, 向红琳, 王泽瑜, 胡高云. 1,3-二取代-4-吡啶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6, 25(6): 395-407. |
[10] |
唐叔南, 黄维, 季帅, 王永瑞, 裴道勇, 叶敏, 余四旺. 甘草中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初步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6, 25(1): 23-29. |
[11] |
李建国, 裴芬, 朱文杰, 金宏威, 赵永娟, 张亮仁, 李汉璋, 张礼和. NMN类似物2'位取代基对其CD38酶抑制活性的影响[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8): 514-523. |
[12] |
金媛媛, 刘娟娟, 冯晓洲, 李亚东, 汪康游, 孙婉, 田喜凤, 杨兆勇. 细菌转位酶MraY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3): 137-147. |
[13] |
郭亮, 范文玺, 甘紫云, 陈伟, 马芹, 曹日晖. 1-取代-β-咔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初步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12): 801-808. |
[14] |
庞雨浓, 胡珺, 柴玉爽, 吴昊, 王玉刚, 雷帆, 邢东明, 杜力军. 小檗碱及其类似物体外缺糖缺氧条件下对PC12细胞生存及其对COX-2抑制作用的比较[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4, 23(9): 617-625. |
[15] |
周玥, 张娜*, 钟儒刚 . N-苯甲基靛红肟类JNK3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3D-QSAR研究[J]. , 2013, 22(2): 154-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