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9-15
    研究论文
    胀果甘草根中胀果皂甙II和VI的结构鉴定
    邹坤, 赵玉英, 张如意
    1995, 4(3):  113-117. 
    摘要 ( 1310 )   PDF (311KB) ( 4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胀果甘草(Glycyrrhiza nflata Bat.) 根的10%乙醇浸出物中分得七个新三萜皂甙。依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 其中二个的结构分别鉴定为: 甘草次酸-3-O-β-D-6''-乙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 和甘草次酸-3-O-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6'-乙基-吡喃葡萄糖醛酸甙(2). 分别命名为胀果皂甙IIVI
    抗坏血酸与丝裂霉素C对艾氏腹水癌细胞联合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
    闵熙, 李泮海, 庞贻慧
    1995, 4(3):  118-124. 
    摘要 ( 1238 )   PDF (826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抗坏血酸与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 Cu(II)/ mitomycin C /抗坏血酸体系对DNA链的断裂作用, 以及丝裂霉素C存在下, Cu(II)催化抗坏血酸有氧氧化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抗坏血酸与丝裂霉素C在杀伤艾氏腹水癌细胞时存在协同作用, 该协同作用与Cu(II)/mitomycin C/抗坏血酸体系对DNA链的断裂作用以及Cu(II)/mitomycin C/抗坏血酸体系产生·OH自由基的量和速度有关, 其均与抗坏血酸浓度成正比。此结果提示, 抗坏血酸有氧氧化产生的·OH, 以及由之引起的DNA链断裂作用, 是导致抗坏血酸与丝裂霉素C在杀伤艾氏腹水癌细胞时存在协同作用的重要原因。
    药物由骨架型透皮给药装置中扩散-溶出控释的简单表达式
    郑俊民, 杨丽, 何友清
    1995, 4(3):  125-130. 
    摘要 ( 1736 )   PDF (322KB) ( 4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andrasekran-paul (1982) made an equation of drug release from matrix system as follows: In this paper a simplified expression has been deduced from it within ordinary range of experimental time and with appropriate values of K.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drug release may vary in directproportion to the square root of time with an intercept, that is, The release behaviour of both nifedipine patch and propranolol patch has fit the expression with goo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The re0lease data of hydrocortisone creams (Shah, 1989)also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same expression.Compared with Higuchi’s equation, the presence of the intercept, A'', may be relative to drug dis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氯苯扎利钠对正常大鼠及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活性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H2O2
    李卫东, 林志彬
    1995, 4(3):  131-135. 
    摘要 ( 1327 )   PDF (317KB) ( 4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氯苯扎利钠(CCA)对正常大鼠和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活性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H2O2释放的影响。经CCA (10~200 μg/mL)作用后所制备的含IL-1上清液(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1.5×107/mL, LPS 8μg/mL) 使小鼠胸腺细胞在体外增殖活性([3H]TdR参入法)降低。CCA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p 7天后可使升高的IL-1活性降低。采用酚红法测定H2O2释放, 可见CCA 5~100 μg/mL对腹腔巨噬细胞H2O2释放抑制作用明显。这些结果表明, CCA抗炎和治疗RA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干扰ROS的释放及抑制IL-1活性, 使IL-1作为肽类炎症介质参与反应和参与免疫调节的过程受阻而达到的。
    顺铂及其类似物与人红细胞膜磷脂相互作用的研究
    卢景芬, 夏文胜, 王夔, 翟纯, 刘清亮
    1995, 4(3):  136-143. 
    摘要 ( 1364 )   PDF (362KB) ( 4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IR31P NMR方法研究了顺铂及其类似物与人红细胞膜磷脂的相互作用。与对照相比, 顺铂及其类似物加入人红细胞膜以后, 使得红外波谱的1300~953 cm-1频区发生明显改变。结果分析提示, 顺铂等铂配合物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某些配位的方式, 即主要与磷脂的极性头部相互作用。12小时动力学实验进一步表明顺铂的作用是一个可恢复的作用过程, 而其它的铂配合物的作用则不可恢复。31P NMR实验得到与IR分析相似的结果。对此进行了讨论。
    钩藤碱对离体豚鼠心房的作用
    陈长勋, 金若敏, 王群, 张海桂
    1995, 4(3):  144-148. 
    摘要 ( 847 )   PDF (312KB) ( 4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实验观察钩藤碱对豚鼠左右心房的作用。对自发节律右心房, 钩藤碱具有负性变时作用, 此作用在15~200 μmol/L范围内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对电驱动离体左心房, 钩藤碱在浓度大于200 μmol/L时产生负性肌力作用。200 μmol/L钩藤碱使阈刺激波宽强度曲线上移, 表明心肌兴奋性下降。钩藤碱抑制肾上腺素诱发的心肌自律性, 延长功能性不应期, 显著抑制正阶梯现象。上述作用对抗心律失常有益, 作用原理可能同其抑制钙内流有关。
    顺铂与红细胞膜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
    陈宝卫, 王夔
    1995, 4(3):  149-153. 
    摘要 ( 1357 )   PDF (308KB) ( 4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顺铂淬灭红细胞膜蛋白的内源性荧光存在浓度依赖关系, 这种性质可用以测定铂与膜蛋白的作用程度。在氯离子和硫酸根存在下, 顺铂的淬灭作用减弱。二者作用也与pH有关, pH条件作用较强。根据顺铂对醋酸汞荧光素标记膜蛋白的荧光的影响, 认为铂与膜蛋白巯基结合。基于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讨论了顺铂, 膜蛋白可能的反应机制。
    简 报
    白刺花种子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王秀坤, 李家实, 大宫茂, 魏璐雪
    1995, 4(3):  154-156. 
    摘要 ( 830 )   PDF (277KB) ( 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白刺花成熟种子中分得6个生物碱成分, 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氧化苦参碱I(oxymatrine I), 氧化槐果碱II(oxysophocarpine II), 苦参碱III(matrine III), 槐果碱IV(sophocarpine IV), 槐胺碱V(sophoramine V), 和槐定碱VI(sophoridine VI)VI为首次从本植物中获得。
    云南茜草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徐晓莹, 周金云, 方起程
    1995, 4(3):  157-160. 
    摘要 ( 1338 )   PDF (280KB)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云南茜草[Rubia yunnanensis (France.) Diels]根部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 经光谱(UV, IR, MS, 1H NMR and 13C NMR)分析和文献对照, 证明其中五个为已知化合物: 茜草乔木醇A, 茜草乔木醇G, 茜草乔木酮A, 1, 3, 6-三羟基-2-甲基蒽醌和β-谷甾醇。一个新化合物7β, 19α, 28-三羟基乔木-9(11)--3-(III), 命名为茜草乔木酮B
    丹酚酸B的合成研究, 2-苯基二氢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
    艾春波, 黎莲娘
    1995, 4(3):  161-164. 
    摘要 ( 811 )   PDF (279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导了丹酚酸B结构中2-苯基二氢苯并呋喃部分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
    论文摘要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on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Anemone in Gansu
    Wen Wang, Ru-Neng Zhao
    1995, 4(3):  165-166. 
    摘要 ( 752 )   PDF (247KB) ( 4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