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jcps.bjmu.edu.cn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7-09-15
    研究论文
    土藿香中二萜成分的化学研究
    邹忠梅, 于德泉, 丛浦珠
    1997, 6(3):  115-118. 
    摘要 ( 912 )   PDF (357KB) ( 5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土藿香根中得到两个二萜化合物, 藿香酚(2)及异藿香酚(3)。经光谱解析(IR, UV, HR-MSNMR), 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1,14-dihydroxy-12-methoxy-19(4→3)abeo-a-bieta-4,(18),8,11,13-tetra-en-7-one(2)11,14-dihydroxy-12-methoxy-19(4→3)abeo-a-bieta-3,8,11,13-tetra-en-7-one(3). 藿香酚(2)为一新的化合物, 而异藿香酚(3)系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二者为一对异构体。

    假鹰爪双氰黄酮素II: 从假鹰爪中获得的新双氰黄铜
    吴久鸿, 廖时萱, 毛士龙, 梁华清, 王彦来, 苏中武
    1997, 6(3):  119-121. 
    摘要 ( 1085 )   PDF (286KB) ( 6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假鹰爪根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双氢黄酮, 根据波谱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为7-羟基-5-甲氧基-8-甲酰基-6-甲基双氢黄酮, 命名为假鹰爪双氢黄酮素II
    金雀根中的异黄酮类成分
    张礼萍, 鞠美华, 胡昌奇*
    1997, 6(3):  122-124. 
    摘要 ( 979 )   PDF (294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豆科植物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的根(中药金雀根)中分得5个异黄酮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flemichapparin B (1); 5-羟基-7-甲氧基-3',4'-二氧亚甲基异黄酮 (2); 5-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 (3); 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4)和赝靛黄素pseudobaptigenin (5)。其中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异黄酮化合物。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桂芳*, 王劲, 付玉芹, 杨松松
    1997, 6(3):  125-128. 
    摘要 ( 1121 )   PDF (299KB) ( 6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瑞香狼毒(Stelera chamaejasme L.)的根中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晶(8)7-甲氧基西瑞香素(7-methoxydaphnoretin)是新化合物, 命名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 (7)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 (2)为伞形花内酯(umbeliferone), (5)为胡萝卜甙, (3)β-谷甾醇, 2, 58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地枫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黄平, 杨敏, 赖茂祥, 郑学忠, 西正敏, 中西勤
    1997, 6(3):  129-132. 
    摘要 ( 1287 )   PDF (353KB) ( 6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中药地枫皮(Ilicium difengpi K. I. B et K. I. M.)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解析, 分别鉴定为地枫皮素(1), 厚朴酚(2)β-谷甾醇(3)。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为4-alyl-2,6-dimethoxy-phenol cinnamate, 命名为地枫皮素(difengpin)
    3-位含氮官能团取代的羊毛眼甾醇衍生物-甾醇24-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的合成

    果德安, 胡军, 郑俊华, Samir A.Ross, W.David Nes

    1997, 6(3):  133-137. 
    摘要 ( 848 )   PDF (306KB) ( 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羊毛甾醇3-, 3-乙酰羊毛甾醇, 3-羊毛甾醇, 3α-氨基羊毛甾醇和3β-氨基羊毛甾醇的合成方法。所合成的产物应用薄层色谱(Rf值), 气相色谱(RRTc值)和光谱学(红外, 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2-对甲氧基苯亚甲基-5-取代氨甲基环戊酮衍生物的合成
    康影, 李玉兰, 徐颍, 计志忠
    1997, 6(3):  138-142. 
    摘要 ( 272 )   PDF (358KB) ( 4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对甲氧基苯亚甲基-5-取代胺甲基环戊酮衍生物, 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 证实其化学结构。采用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足爪肿胀模型进行抗炎活性的初步筛选。在化学合成中还证实: Mannich碱的胺交换反应是消除加成反应。
    粉防已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车建途, 张均田, 陈飞松, 屈志炜
    1997, 6(3):  143-148. 
    摘要 ( 211 )   PDF (1343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毒剂与粉防己碱(tetrandrine, Tet)共同作用于原代培养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24小时, 发现10-7, 10-6 mol·L-1 Tet明显降低50 μmol·L-1谷氨酸(glutamate, Glu), 300 μmol·L-1 β-N-methylamino-L-alanine (BMAA, NMDA受体激动剂)20 μmol·L-1 β-N-oxalylamino-L-alanine (BOAA, non-NMDA受体激动剂)导致的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的增高; 细胞形态损害减轻, 细胞数量增加。对20 μmol·L-1 NMDA介导的神经元损伤改变无影响。提示Tet对某些Glu类神经毒剂引起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 阻止膜去极化而影响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启动。对NMDA受体可能亦有一定作用。
    一种新的可用于预测分子活性的受体模拟方法
    陈红明, 任天瑞, 周家驹
    1997, 6(3):  149-153. 
    摘要 ( 780 )   PDF (361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尝试利用遗传算法来构造虚拟受体模型,并利用虚拟受体模型与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能对已知分子的生物活性数据进行回归来预测未知分子的生物活性。对ALS酶抑制剂体系的计算表明,此方法能给出ALS酶抑制剂的合理的预报值。
    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量研究
    梁云爱
    1997, 6(3):  154-159. 
    摘要 ( 1878 )   PDF (312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建立了中草药黄芩中黄芩甙、青黛中靛蓝、牡丹皮中丹皮酚、荜茇中胡椒碱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的定量分析方法。黄芩、靛蓝、丹皮酚和胡椒碱的化学结构中都含有, 在酸性条件下, 于滴汞电极上均可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并分别于-1.550 V, -1.300 V, -1.630 V, -0.860 V(vs Ag/AgCl) 处出现良好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黄芩、靛蓝、丹皮酚和胡极碱分别在4.5×10-5~2.7×10-4 mol·L-1, 3.8×10-5~2.5×10-4 mol·L-1, 1.0~6.0×10-4 mol·L-17.0×10-5~2.5×10-4 mol·L-1。范围内, 浓度与其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幅值呈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 检测限分别为9.0×10-8 mol·L-1, 8.4×10-9 mol·L-1, 9.2×10-9 mol·L-18.7×10-9 mol·L-1。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结果准确。
    浙贝母种子休眠解除的低温效应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1997, 6(3):  160-164. 
    摘要 ( 1254 )   PDF (372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贝母种子的休眠在8~10 ºC下需要50天时间能够解除, 而在3~5 ºC下则需要80天时间。为了研究浙贝母种子休眠解除的生理基础,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电泳方法研究了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处理, 过氧化物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升高, 蛋白质电泳图谱上有新带出现。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休眠的解除。
    简 报
    北柴胡跟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青翠, 梁鸿, 赵玉英, 张如意, 张礼和
    1997, 6(3):  165-167. 
    摘要 ( 1515 )   PDF (288KB) ( 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根部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根据其性质及波谱特征鉴定为二十四烷酸(1), 碳三十醇(2), α-菠甾醇(3), 柴胡色原酮(4), 富马酸(5)和琥珀酸(6)
    太白楤木根皮中两个新的齐墩果酸皂甙
    汤海峰, 王忠壮, 易杨华, 樊亚萱, 胡文军, 李伊庆
    1997, 6(3):  168-171. 
    摘要 ( 1115 )   PDF (354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新种太白楤木(Aralia taibaiensis Z. Z. Wang et H. C. Zheng)根皮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齐墩果酸皂甙和一个已知化合物, 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1)。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 鉴定两个新化合物结构为: 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2)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癸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3), 分别命名为太白楤木皂甙IV和太白楤木皂甙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