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迟骁玮, 黎奇, 钟毅, 龚桐, 衣楚潇, 张亮仁, 刘振明. 基于虚拟筛选发现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3, 32(8): 626-635. |
[2] |
杨滢霖, 张姗姗, 刘漫, 刘冬妮, 王月华, 杜冠华. 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其抗炎和神经血管保护机制的体内验证[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2, 31(5): 343-359. |
[3] |
王子翼, 刘晓岩, 朱元军, 刘晔, 张平平, 王银叶. W026B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2, 31(2): 108-116. |
[4] |
商燕, 蔺晓源, 张田田, 谢丽华, 胡国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益气活血方抗脑缺血机制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2, 31(2): 117-133. |
[5] |
杨滢霖, 张姗姗, 刘漫, 王月华, 杜冠华. 小续命汤提取物改善血栓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及利用蛋白质组学探讨其可能治疗靶点[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1, 30(6): 468-483. |
[6] |
洪倩, 王增慧, 杨阳, 高璐, 闫兆.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通过调控炎症和凋亡信号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细胞损伤[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0, 29(7): 455-469. |
[7] |
王圣鑫, 闫向丽, 郑昊圳, 余健烨, 余爱明, 沈晓, 王利胜. 微透析技术结合液质联用的不同剂量黄芪的补阳还五汤在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药动学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0, 29(2): 90-101. |
[8] |
赵思育, 刘晓岩, 朱元军, 刘晔, 王银叶. 具有脑保护作用的化合物W026B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和靶点发现[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9, 28(6): 381-392. |
[9] |
于快, 李茹一, 朱元军, 刘晓岩, 王银叶. 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设计的双功能蛋白的脑保护作用优于单功能蛋白[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9, 28(11): 760-769. |
[10] |
庞雨浓, 梁英文, 王玉刚, 雷帆, 袁梽漪, 邢东明, 李俊, 杜力军. 小檗碱通过调节PPARγ启动子甲基化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3): 170-182. |
[11] |
张烨, 郑丹萍, 水梦洋, 刘晔, 刘晓岩, 王银叶. 新化合物W026B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与tPA合用作用增强[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10): 675-685. |
[12] |
尹成, 王杰, 徐沛, 颜丙春. 薯蓣皂苷通过降低胶质细胞活化及维持SOD水平减轻脑卒中小鼠的神经损伤[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7, 26(9): 684-691. |
[13] |
张精亮, 胡涛, 刘晓岩, 朱元军, 陈晓玲, 刘晔, 王银叶. 002C-3通过抑制MMPs和细胞自噬并激活细胞存活相关的钙信号通路保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6, 25(8): 598-604. |
[14] |
刘晓岩, 胡振宇, 陈世忠, 王坚成, 王银叶. 口服和厚朴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SHRsp脑卒中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6, 25(12): 882-891. |
[15] |
张精亮, 胡涛, 刘晓岩, 朱元军, 王银叶. 多成分、多途径同时干预提供强效抗脑缺血作用[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4, 23(5): 295-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