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秋云, 杭楠, 张超, 李树春, 李中军, 孙洋, 孟祥豹. 作用于炎症小体的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评价[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5): 295-306. |
[2] |
吴珍珍, 任恒春, 李艳英, 付佳佳, 刘晓俊, 胡杰. 外用及口服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8, 27(2): 92-98. |
[3] |
鞠爱霞, 康宇红, 薛清丹, 李秋红. 汉防己甲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8): 557-562. |
[4] |
夏玉凤*, 戴岳, 梁惠贞. 大鼠口服东莨菪素后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特征研究[J]. , 2012, 21(2): 149-155. |
[5] |
李叶桓, 张国州, 黄荣华, 李冬冬, 罗钰, 杨勇, 吴银群, 刘丽慧, 曾慧慧*. 新型有机硒类抗肿瘤化合物WB硒啉在体内组织分布研究[J]. , 2011, 20(6): 578-583. |
[6] |
闫冲, 林励*, 刘红菊, 张延娇, 陈雅慧. HPLC研究异牡荆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J]. , 2011, 20(4): 376-382. |
[7] |
王金萍, 祝侠丽, 席延伟, 王德凤, 黄桂华*. 洛莫司汀脂质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学研究[J]. , 2010, 19(5): 353-362. |
[8] |
周鹤翔, 陈瑞琴, 孙慧, 张沛然, 贾红梅*, 谢英*. [125I]Spiro-I脑靶向脂质体在小鼠体内分布[J]. , 2010, 19(1): 47-51. |
[9] |
周佳雨, 孟志云, 窦桂芳*, 付守廷, 华子春, 杨翔, 刘军, 韦利军, 张笋华. R-hap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排泄及药动学研究 [J]. , 2008, 17(2): 106-112. |
[10] |
叶敏*, 朱珠, 付强, 孙强, 茅枫. 卡培他滨乳腺组织穿透及向氟脲嘧啶转化的药动学研究[J]. , 2006, 15(3): 131-138. |
[11] |
严俊, 邓声菊, 况斌, 贺飞, 刘涛, 曾慧慧*. 新型有机硒化合物Eb抗肿瘤, 免疫活性及硒组织分布特点[J]. , 2004, 13(3): 199-204. |
[12] |
张小滨, 侯新朴*. DSPE-PEG,Tween80和Brij35对伊文思蓝脂质体包封率和体内分布的影响[J]. , 2003, 12(2): 71-75. |
[13] |
吕万良, 魏树礼, 张强, 齐宪荣, 孙华东. 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修饰的阿霉素隐形脂质体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抗肿瘤活性研究[J]. , 2000, 9(4): 191-195. |
[14] |
曹丽, 罗崇念, 卞庆亚, 肖培根. 小檗胺抗炎活性的实验研究[J]. , 1999, 8(2): 93-94. |
[15] |
董金华, 徐莉英, 秦华, 许丁元, 李莉, 计志忠. 2-(E)-(3-甲氧基-4-羟基苯亚甲基)-5-(N-取代胺甲基) 环戊酮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 , 1998, 7(4): 186-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