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爱红, 王天霞, 刘晓艳, 赵伟红, 马建苹, 杨秀伟, 郭涛, 张友波. 竹叶椒抗炎内生真菌的分离[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1, 30(7): 570-577. |
[2] |
李文哲, 袁霞, 徐波, 宋书香. 多色免疫组化/荧光联合多光谱成像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0, 29(10): 734-747. |
[3] |
张嘉远, 宋雨欣, 王楚宸, 王晶*. 基于大肠杆菌CAP蛋白的检测cAMP的新型荧光探针[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9, 28(8): 556-560. |
[4] |
王佳星, 王雨, 牟家慧, 魏潇萌, 殷梦雅, 刘雅婕, 李佳佳, 李馨儒. 脂质体对细菌外膜囊泡的修饰及其体外评价[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9, 28(8): 571-578. |
[5] |
刘慧, 梁磊, 袁兰, 许凤荣, 牛彦, 王超, 徐萍. 氮杂芳香环并哒嗪酮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成像的应用[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9, 28(5): 298-315. |
[6] |
邹乔, 陈伊凡, 郑小青, 徐彬瑗, 刘禹锡, 曾慧慧. 丁烷硒啉和顺铂联合给药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效应分析[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7, 26(8): 595-604. |
[7] |
孙婷, 袁霞, 黄薇, 郭维, 葛泽梅, 李润涛, 崔景荣. 蛋白酶体抑制剂YSY01-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及其与顺铂联用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9): 607-616. |
[8] |
徐鹏, 白燕平, 杨海松, 李静, 卢炜, 凌笑梅.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大鼠脑亚区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7): 458-466. |
[9] |
王景达, 何冰, 代文兵, 王学清, 王坚成, 张烜, 张强. TR短肽修饰的DSPE-PEG胶束对CD133高表达胶质瘤肿瘤干细胞体外靶向性评价[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5, 24(1): 34-39. |
[10] |
兰月香, 刘梅仙, 陈世忠, 王弘. 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4, 23(8): 543-547. |
[11] |
杨霞, 庞楠楠, 付晓芳, 尹红锋, 廖一平, 刘虎威.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时不同荧光衍生化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4, 23(5): 317-323. |
[12] |
王萌萌, 杜望春, 沈杰*, 董毅, 魏文石, 宋钟娟.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J]. , 2013, 22(3): 239-243. |
[13] |
张艳欣, 廖玉芳, 王明正*, 古艳婷, 肖奕, 王新风. 胺甲斑蝥素对GABAC受体的影响[J]. , 2012, 21(3): 251-258. |
[14] |
李叶桓, 张国州, 黄荣华, 李冬冬, 罗钰, 杨勇, 吴银群, 刘丽慧, 曾慧慧*. 新型有机硒类抗肿瘤化合物WB硒啉在体内组织分布研究[J]. , 2011, 20(6): 578-583. |
[15] |
李庆, 赵岳涛, 孟祥豹, 严婷婷, 李树春, 黄河清, 赵智辉*, 李中军*. 两种抗粘附活性乳糖苷及其荧光和生物素标记物的合成 [J]. , 2011, 20(4): 325-334. |